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何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才算是把纪检律给琢磨透。胡海的纪检律里头处处是坑,要是个糊涂的来看这个律令,还真绕不明白其中的门门道道。旁的不说,就说纪检院渎职量刑一部分,萧何可是研究了大半天才看明白。看明白之前,只觉着繁琐得不得了;看明白之后,萧何只觉着自己一开始真的是傻透顶。

    说白了,就一句话,纪检院怎么坑人,皇帝就怎么办纪检院。

    三日期限很快就到,萧院长终于站到了朝堂之上。底下大臣一听这纪检律里头的各种量刑,尤其是“反弹”式的量刑方法,都有点儿蒙圈。不过萧何提前准备可不是白准备的,只用了简单的几个例子,便很顺利地让朝臣明白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于是朝臣都有点儿感慨,这萧何,真不是个一般人。

    可惜了,皇帝不让他参与朝政。

    萧何讲完纪检律,便老老实实回到自己的席位上猫好。原想着一下朝,回到纪检院等着,有人举报就办事,没人上门就下班儿,没想到突然听到皇帝点自己的名儿。萧何屁股还没坐热乎,连忙再度出列。

    “朕赐你大宝剑,替天子内斩奸佞,外斩权竖。朕许纪检院先斩后奏之权,凡须当机立断者,全权便宜行事。”

    瞬间,整个朝堂都炸了。

    乖乖,先斩后奏?!

    朝臣是没想到皇帝陛下对限制权贵有着这么坚定的决心,萧何则彻底被雷了个外焦里嫩。此刻萧何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突然想起先前跟曹参的那个赌约。

    可是皇帝随后也正色道:“先斩后奏只斩不利于国c不忠于君c不勤于事c不善于民者。但凡遵我大秦律法之人,概不在列。”

    众大臣的心总算是稍稍安稳了下来。

    多数人认为,还没活够,就算没有这个先斩后奏的纪检院,自己也犯不上触犯律法。稍有些心思的人则不敢表现得太明显,生怕今天就直接成了大宝剑的开刃血祭。

    于是本应该引得朝臣强力反弹的先斩后奏授权事件,只溅起了个水花,便很平淡地揭了过去。这还多亏了冯去疾的“拉家常”。

    冯去疾这个人,就好闲着没事儿跟人聊聊天儿。偏生冯去疾这个人无欲无求十分懂得知足,朝堂之上多数人也信服他,甚至有些人还专门探求了一下为什么冯右相总是过得很幸福,得出的结论也挺让人咋舌的——

    “我又不干大逆不道的事情,又不触犯我大秦律法,又不追求的不到的东西,有事情了忙一忙,没事情了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儿,我为什么要烦心?”

    于是冯去疾这番“无欲则刚”的理论迅速结合着“上蔡侯日子过得很好”的事实,风靡朝堂。一时间,凡是上了年岁的老臣,都有点儿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来,看着满朝的老头子,竟有种下一秒他们就要升仙了的感觉。

    胡海有点儿纳闷,果然庄子老子应同属道家的是吗?明明说的是无欲则刚,怎么又变成放浪形骸之外了?

    不过冯去疾带起来的这个趋势确实让胡海少了不少烦恼,最近给冯去疾分配的工作量都减少了许多,美其名曰“尊老”。

    于是朝堂上新生力量开始苦不堪言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个老大人手底下办事儿的年轻人。说起来这些人也都有四五十岁了,不过比起那些动辄七八十的老臣,还真是年轻人。

    胡海给朝堂上设定的状态,是一个老人手底下带着几个新生的骨干,至于多少权看老人所在的官职工作量的多少。老人再有经验,终究心力不支;年轻人再年富力强,终究还得积累点儿经验。于是以老带新的模式就在胡海高强度的工作安排之下诞生了。

    老人很欢迎这种模式,一来能提升自己的身价,二来自己也乐得清闲。被重点培养的年轻人也没什么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