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见,就是皇帝陛下别总往下加大工作强度就好。
可是胡海并不是个能充分响应属下心意的领导。也是逆境当中出人才,胡海还真发现了几个出类拔萃的出来。随着一众人才的出现,胡海一开始废除丞相c改设部门的想法,愈发地具体了起来。
胡海计划,除了主持朝廷日常运作的秘书府c主管宣传和教育的宣教司c主管官员纪律检查的纪检院之外,在士农工商等领域都设置专门的部门。这个计划胡海跟冯去疾提过一次,冯去疾认为很好,比现在交叉管理的模式要强许多。
而且胡海还有一个想法,单就宣教司来承担人才的培养,实在有点儿力不从心。不如干脆,各个部门底下设立一个专门学院,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各自承担精英教育;宣教司除了设立类似后世的传媒学院和教育学院之外,还主管偏重提升全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如此一来,也算是“术业有专攻”了吧。
既然有了基本的想法,胡海连忙起笔开写。自从赵高弄出了黑板,现在胡海基本上就在黑板上涂涂画画了。虽然会有粉尘,但是擦黑板的活儿交给宫人,胡海基本上触碰不到这些。于是胡海就很心安理得地在黑板上驰骋思想。
宫人一开始擦黑板都被呛得不行。现在这黄土粉笔那粉尘才大呢,要真像后世那样龙飞凤舞一番,旁的不说,估计一时半会儿这黑板周围都得在“仙气儿”之中。于是宫人琢磨出了一个法子,弄出了一套专门的擦黑板的行头,颇有后世无尘超净实验室那套超净服的意思。
当然,这些跟胡海都搭不上边儿。胡海把自己的想法写完,算算时间,也该一点点儿地往朝堂上透气儿了。
于是胡海开始一波一波召见老臣。
第一波,右丞相冯去疾c将军冯劫c上蔡侯李斯c郎中令赵高。
李斯没想到皇帝还会召见自己,跟着秘书府宣旨之人来到咸阳宫。只见冯去疾c冯劫跟赵高已然入座,李斯行礼之后也准确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以前李斯为左丞相,居冯去疾之后;而如今自己已然退出朝堂,为大秦上蔡侯,宗学首席,皇帝御赐“元勋”之称号,故而打头坐。赵高则头一次坐在听讲的位置上,原本是自己呆着的伺候二世皇帝的位置被一个老太监占着,不过赵高也算接收良好,毕竟现在自己手中也有名正言顺的实权,远比以前舔二世皇帝c靠着荣宠狐假虎威来得痛快。
胡海把对朝廷改革的构思给几个人一讲,四人表情各异。
李斯没想到二世皇帝这么有魄力,但是现在朝堂之事他已看开,这么改听起来要比以前精简高效得多,李斯既没有立场也没有理由反对。冯去疾早就知道胡海的意思,故而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冯劫自始皇帝末年便专职武官,朝堂之事也少有过问,不过这么挺着倒还不错,冯劫本身就是皇帝陛下说一不二的,故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见地。赵高则更关注胡海提及的“废九卿设诸部”,看来那天二世跟自己说的那番话还真不是虚的,赵高想一想就有些难掩地兴奋,压根儿没心思去反对。
于是第一波试验品,搞定。
第二波,胡海召集了九卿开会。这九个人中,除了赵高早前跟着听过了一遍,其余人对这种构思都很惊奇,对许多细节之处问了许多问题,胡海也有耐心,一一予以解答。几个老头子现在早就被冯去疾感染得无欲无求了,这会儿关注点全在胡海那一句“提拔后辈”上。自己退了倒没什么,自己后辈能上来,那真是再好不过。经由一帮老头子盘问,胡海也发现不少先前没有想到的问题,也发现,改革这个东西靠自己一拍脑袋想主意还真不靠谱,于是当场成立了“顾问团”,宣右丞相冯去疾担任顾问团团长,朝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自动晋升为顾问团顾问,以后就革新改制c政行令施等,不论是皇帝陛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