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子高第一次感受到二世陛下的神圣光辉,这会儿正有点儿消化不良。饶是谁被胡海开金手指指点一番,都有点儿晕。

    不怪胡海开金手指,公子高这个老实人弄出来的东西,实在是

    公子高的办事效率倒是不错,不过编出来的东西根本没从幼儿启蒙的角度入手。公子高组织编写的教材,全都立足于百家之言,讲些大哲理。虽说比起那些大家论著要浅显易懂得多,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讲,还是太难了。

    胡海的意思,启蒙阶段就是给基础科打个基础,开发开发智力,顺便教授点儿生活常识什么的。至于深奥的大道理,启蒙科最好是不要接触太多。胡海给宣教司上的第一课,便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古时候以师为本,老师愿意教什么便教什么,学生只有听着的份儿,故而学生跟不上,古人的观点那是学生不用功不刻苦天资愚钝,跟老师半点儿关系没有。可是胡海这次告诉宣教司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编教材的和教授课业的人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干活儿,说白了就是引入后世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培养环境。这点对公子高等人的冲击可是非同小可,好些人半天了都转不过这个弯儿来。

    胡海见底下听得一脸蒙圈,索性规定了启蒙科的几部教材——故事,常识,算术。别的先一概不管。胡海为了防止宣教司的人跳不出思维定式再多次返工,干脆把每部教材主要内容讲什么c怎么讲都掰碎了细细给宣教司讲明,于是一时消化不了这么大信息量的公子高便与宣教司众人一起晕晕乎乎地出了咸阳宫。

    正晕乎着的公子高迎面撞见了刚出李府大门的李由。李由见公子高恍若神游天外,不由得多问了一嘴:“公子可还好?”

    “好,好。”公子高回了回神儿。可是二人各有心事,天上一脚地上一脚说了些连当事人都不知道内涵的话,便各自散了。

    公子高回到宣教司,便召集了宣教司全体人员开会。说起胡海讲的三类教材,可真是前无古人的论断,一时间,怎么编c编什么,宣教司竟真没个准主意。众人正苦想着,一个司员站了出来,说道:

    “司长大人,属下有一个想法。”

    “但说无妨。”

    “陛下所言之‘教材’,乃是教书育人之材料。陛下以为启蒙科多为幼童子弟,不宜太过深奥,只需开心智c养德行。‘故事’一类,陛下已然言明,乃是‘过去的,或虚构的小趣事’。属下以为,宣教司闭门而冥想,其效甚微,莫若取民间流传c史书记载之趣闻轶事,择能教人以朴实道义者录之。”

    公子高听了,有道理,点了点头。

    “若真如此,还得好好甄别。有些鬼神之事还是不要说得好,小孩子不经吓。”另一个司员说到。

    公子高听了,有道理,点了点头。

    “若说‘常识’一类,属下倒有些想法。”脑洞一开,宣教司的司员们便停不下来了。毕竟是胡海在众人中挑来挑去挑出来的,绝对不是吃干饭的废柴。

    “讲。”

    “陛下说‘常识’认识身边基本的事与物,属下以为,这类教材更侧重实用,以细微之处见长,若有阅历丰富之人给以辅助,将大有裨益。”

    公子高听了,有道理,点了点头。

    “陛下所言‘算术’一门,实乃开心智之大道。”另一名司员说到,“幼童虽小,简单的算人头c算钱粮等,还是得会的,总不能日后自己算个账都算不清。”

    公子高听了,有道理,点了点头。

    “属下以为,再深就不宜了。”最开始发言的那个人见众人已经说得七七八八,便接过话题,“毕竟启蒙科只有两年。”

    众人都深以为然。

    于是宣教司兵分三路,风风火火地出门收集素材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