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笔题匾,什么概念?
李斯成了了!
皇帝陛下这意思很明显,只要李斯不作死,谁都别想动李斯。皇帝陛下这个态度弄得赵高很不好受啊。
赵高胁迫李斯矫诏,对李斯也颇为忌惮。如今李斯辞官,赵高刚想高兴,皇帝这一个御笔题匾的旨意下来,着实令赵高心中大骇。
若是给李斯足够的荣宠让他风风光光地退下去,皇帝之前的旨意已经足够了。如今皇帝要亲自给李斯题匾,用意为何?震慑。震慑谁?谁跟李斯不和震慑谁。谁跟李斯不和?
前朝后宫活着的都算上,除了他赵高,谁跟李斯不和?
赵高心中警铃大作。
胡海不知道赵高的心理活动,要是知道了也只能再度叹息古人脑洞之大。胡海此举,其实只是为了推广楷书打个前站。
胡海有心推广楷书,但是没有好的借口。现在李斯辞官,胡海灵机一动,不如先给李斯写个匾,以此作为前哨;尔后再向大臣们灌输楷书的好处,大臣们见过御笔题匾,肯定有人趋之若鹜,皇帝再开金口详细“分析”一下,这事儿,多半能成。
于是朝会之后,皇帝陛下大笔一挥,题上“中流砥柱”四个大字。
胡海本意,是夸李斯,说李斯这个人啊,助先皇成帝业,保社稷出谋略,劳苦功高。可是群臣一听说皇帝写的这个词,瞬间联想到别处去了。
莫不是说李斯这次退的好?莫不是说李斯这个人意志坚定不随波逐流?莫不是说
胡海不知道底下群臣都脑补了些什么东西,现在胡海最担心的就是这块匾挂上之后会不会又惹出一场风波。越想越担心,索性叫来个小太监,嘱咐了一顿,直接派他引着匾前往李府。
皇帝赐匾,大秦这还是头一份儿。秦朝没那些太繁琐的礼节,一些跟李斯交好的大臣们早早就跑道李斯府上看热闹去了。李斯府上“左丞相府”的门匾已经摘去,自己又不敢乱写,现在还是空着的。胡海也想到了这点,索性命人专门赶制了一幅小篆“大秦李侯府”的门匾,命人连同御笔题匾一同送去。
胡海让人做的门匾,原本是想叫“上蔡侯府”的。后来想一想,是在太难听,索性直接用李斯的姓来命名。可是一想“李府”,太寒酸,干脆就弄成“大秦李侯府”。可是胡海没想到,这么块门匾又给李斯拉了波仇恨。
现在各个官员住处,要么没有门匾,要么以官职为名,这种国号冠头的匾,简直不要太高大上。而且这李斯被封的是上蔡侯,匾上直接写着李侯,这已经不是越制不越制的问题了,这荣宠都要淹死人了吧!
李斯诚惶诚恐地迎了门匾,却见后头儿还有一块儿匾。正纳闷儿,只见引匾的宫人来道:
“小子给李侯道喜。这门匾只是普通制式匾额,这块匾才是御笔题匾。还请李侯接旨迎匾。”
李斯连忙跪拜,等到圣旨宣读完毕,红布一扯,众人全都呆立在那儿——
这,这,这,这是什么东西?
“陛下说了,这字乃是陛下从小篆c隶体推演而来,因其端庄c周正c大气,与李侯为人极为相契,故专门儿用这个字体题了匾,专门表彰李侯品行高尚c才德无双。”
李斯一听这说辞,连忙又是一顿谢恩。随即开口问道:“还请问,此字是为何?”
“陛下说了,这四个字是‘中流砥柱’。”
妥妥的又是一波仇恨。
“陛下还说了,李侯堪为人臣之楷模,此字体既然与大人浩然正气相称,便叫‘楷书’。”
宫人这番话又把众人的注意力从嫉妒李斯转到匾额字体上。虽说看不懂吧,但是这个字儿,是真的好看。
当然不是说小篆不好看,但这个“楷书”别有一番美感。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