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练过的,当年祖父逼着他练颜真卿的勤礼碑,写出的书法不算拔尖儿,但绝对周正。故而现在匾额上的四个大字,真就像宫人所言,端庄c周正c大气;而且宫人先前说了,是从小篆和隶体推演而来,在比对一下,还真有点儿相似之处。

    隶体,秦始皇后期便出现了,只不过官方文书尚未使用,但大臣们平日私下里的书信往来等,已经多用隶体。现下胡海所书这四个大字,字形上比较接近隶体,只不过在笔法上用了颜体笔法,故而大臣们接受的十分良好。

    “只是皇帝陛日理万机,实在没时间多研究,只能先推演出这四个字来。”宫人把胡海交待给他的话全都说完,转身就要告辞。李斯连忙命人递上了荷包,宫人也没推拒,笑着就收了。

    秦法命令禁止收受贿赂,不过这种彩头不算在列。胡海还专门提到了,谁给什么就守着,权当跑腿儿辛苦钱。

    回去的路上,宫人握了握手中的荷包,想了想现在的皇帝陛下,心中有了思量。

    胡海得知群臣对楷书接收情况良好,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这四个字,胡海可是研究了一阵儿的。一开始胡海想直接推广后世楷书,但是想了想,现在人对跨度那么大的字体,极有可能消化不良;再想想,从小篆推演一下或许可行可是小篆真的是太抽象了,一时半会儿胡海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正琢磨着,胡海灵机一动,想到这个时候应当已经有了隶体,便命人写了这四个字的隶书,对照着隶书一点儿点儿推演,才算写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秦朝本土版的“楷书”。

    只不过这字体跟后世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当然胡海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研究。于是胡海就把主意打到了可能对这种字体感兴趣的大臣们的身上——兴许浓厚的兴趣会成为很强大的动力呢?

    越想越觉得可行,胡海便让那个宫人在群臣面前暗示了那么一句。胡海这招用得不错,那些大臣们听说皇帝陛下没时间研究这玩意儿,不少人私下里暗搓搓地开始计划鼓捣“楷书”。

    放下了一桩心事,胡海又把视线放在了朝堂。现在李斯请辞,左丞相悬空,右丞相冯去疾一向是皇帝陛下说什么都对,岁数也差不多了。胡海想了想,现在贸然提出退休制度怕是会引起反弹,在这之前,胡海觉着,应当让这帮老家伙看到他们自己的子孙有能力挑起大梁。到时候,不用他发话,这群老家伙得有一大批自动请辞的。

    毕竟挡住了子孙的升官之路,是个明白的都不会不挪地方。

    当初李斯建议废除私学,是怕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暗搓搓教导出来一些反动分子,现在胡海也不想让非官方教学机构冒出来。如此看来,教育体系,应当构建起来了。

    但是要是刚起步,不可能弄得规模太大,这件事儿是需要时间摸索的。胡海很清楚,建设一项事业,绝非一拍脑袋想主意那么简单。何况自己空有设想,对这个时代到底对不对症,还是两码说。正想着,冯去疾来见。

    “禀陛下,分流令一下,役夫们感恩戴德,现在所有役夫都安排妥当,可以安排下一步了。”

    分流令,就是当时胡海停建阿房宫c按役夫意向安排工事的旨意。胡海没想到动作这么快,愣了下,开口到:“都有哪些意向?”

    “多数役夫申请垦荒,其余人也都选择学习医术或者申请匠工造物。”冯去疾展开手中的竹简,“有申请学习医术者半成,申请匠工造物者两成。”

    “也好。”胡海当初提供的选择就不多,能安排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秋收之后,便可结算工钱,遣散回乡了。”

    “喏。”冯去疾收好竹简,“臣还请一事。”

    “但讲无妨。”

    “此事一结,还请陛下准许微臣告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