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娘以为这事就此结束,没想到,还没完呢。
过了些天,珠儿来找玉娘说悄悄话,这村里,也就珠儿会来找玉娘了。
“玉娘,你真跟江水哥好上啦?”珠儿一来就问这个问题。
珍娘一脸郁闷,问:“我俩没关系啊,哪传的?”
“村里人都这么说,我路过田里有听见,洗衣服的时候也有人在说。”
“我洗衣服时,怎么没有听到呢?”珍娘疑惑道。
“应该是避着你吧,哪有当着别人面说她是非的。我说要不你就顺势嫁给江水哥好了,王婶人好,不像是会为难媳妇的婆婆。而且你后娘都跑了,没人给你做主,女孩可经不起耽搁。”
珍娘笑着道:“你可什么都敢说,许了人真什么都不怕了。我可对江水哥可没那个意思,而且就算嫁不出去也无所谓。”
珠儿问道:“哪能不嫁人呢。其实江水哥挺好,嫁给他们家还能学做豆腐。要不等我到了刘家村帮你打听打听有没有适合的,到时候,我们还在一个村里,没事就能串串门。”
“你嫁了人,婆家怎么可能让你随便出门。”珍娘打断珠儿的幻想。
“又不是城里人,怎么嫁人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刚还在说你呢,别岔话子。你真不嫁人啊?”珠儿问。
“这个说不好,至少得自己喜欢吧。”
“哈?自己喜欢?怎的你还想先处处看才成亲呐,我跟你说,嫁人前可是连对象的面都见不着的。”
珍娘关心地问:“你有没有见过你要嫁的人?”
“见过,小的时候我去姥姥家还跟他一块玩过。”
“这不算,你根本没见过现在的他,你就不担心嫁过去,以后不满意。”珍娘觉得珠儿这样成亲太草率。
珠儿不服到:“我姥姥说他人很好,我娘也很满意,她可是做短工那几日去看的。要是你想嫁给一个知根知底的人,就只有同村了。”
原来先前珠儿说的相看过,是指长辈去看过对方。珍娘试探道:“你以后就准备这样过啦。”
“怎么过?”珠儿不明白。
“就是,呃,在家做做绣活,相夫教子,偶尔帮家里干些农活。”珍娘解释道。
“日子不就是这样过吗?大家都这样啊。”
可能以后珍娘的生活会离这个闺蜜越来越远,珍娘有些失落。
珠儿见珍娘脸色有变,问:“怎么了?”
“没,日子就是这般过的。”
临走前,珠儿留下一句话,要是对王江水没意思,就躲着点,让村里的流言过去。
自珠儿来过以后,珍娘就开始留心村里人八卦的事。确实发现,他们家的事总是被讨论着。有说她后娘的,有说小宝的,也有说她的。
珍娘开始有意无意地躲着王江水,就算为了玉娘,她也应该躲着。她自己是无所谓的,可是珍娘不希望玉娘听到那些闲言碎语,古代女子重名声,娘亲离开已经对玉娘产生了很大的打击,她不希望自己身上也发生些什么。
除了每天洗衣,打水,看鸡,其他时间珍娘就在家里呆着。
娱乐项目基本没有,家里空荡荡的,没有可捣腾的东西。珍娘闲得慌,决定教玉娘识字。
曾经在余记粮铺里,珍娘见过这个时代的字,与前世的繁体字一样。
珍娘没有学过繁体字,不过一般会简体字的人能识别出大部分常用的繁体字。毕竟简体字是有繁体字演化而来,有想通之处。就像珍娘高中时期流行的火星文一样,就是由繁体字兼简体字演化而来,就算从来没使用过的华人,也能顺利地读出。曾经还有同学为拥有这项技能而自豪。
认是能认得,写就难了,写还是得照着书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