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饭馆酒楼已经慢慢热闹起来。
一些公子哥们被酒楼的伙计招呼着进店。从路旁走过可以看到,那些酒楼的大厅人都很少,有钱的公子哥都是要上雅间的,平常人家又去不起,自然就少了。
柳安镇的最中心就是被这些豪华的酒楼所占据,路过这里,到处都能闻到食物的香气。引得珍娘她们肚里的馋虫直叫唤。
现在珍娘是不可能上这些地方的,她还没开始挣钱,银子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快步离开这块地儿,珍娘带着玉娘在路边一个卖面的摊子前停下。点了一碗阳春面,这就是她们今天的午饭。
穿越过来这么久,这是珍娘第一次吃上午饭。很多穷苦人家一天都是吃两顿,爹爹离开后,谢家也是这样。后娘倒是会给谢书做些点心,她们是没份的。
阳春面的味道很一般,除了清淡爽口,没什么特点。珍娘还是觉得很好吃,如果你天天吃野菜,吃没发透的馒头,你也一定会觉得好吃。
一碗面,姐妹俩分着吃,最后连面汤都喝得精光。
完了上隔壁摊子上买了两包花生糖,一包给玉娘吃,一包给李二叔的孩子。
其他三家人也都买了一大堆东西,不外乎调料c农具c针线c布匹。就是没买粮,农家人都自己种粮,用不着买。
看起来最大件的应该就是布匹了,不过都是土黄色调或者深蓝色调的粗布,最廉价的那种。
黄伯没有买,买的是成衣,他家里没有女人可以给他做衣裳。
回到村子,珍娘只把东西放回家,就在村口等着。
村口住着豆腐王家,他们隔壁就是李二叔。
这会儿,豆腐王家的王婶真正磨豆子。王江水给她打下手。边上一位妇人围着她们念叨。
王家的院子只围着篱笆,院里发生什么事,院外都能看见。
王婶面色不好,看起来一点都不想搭理那妇人。珍娘不是那种爱听八卦的人,眼见着就要吵起来的样子,就带着玉娘站远些,免得波及到她们。
李二婶正从外头回来,瞧见珍娘傻傻地站着就上前打招呼:“珍娘,在这干啥呐?”
珍娘笑着回答:“等人呢。”
“等人,莫不是等王江水吧。”一个刻薄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那人就是从豆腐王家出来的妇人,她对王婶说:“宝燕,我说你怎么这般不着急王江水的婚事呢,原来王江水那小子已经有相好啦。你怎么还跟你哥说王江水还没相上人呢?”
“表嫂,你误会了,珍娘跟我们家没关系,我们家江水现在是不急。”
“你可别唬人,姑娘不是说在等江水吗,站在你们家门前,不等江水还能等谁。莫不是你也不清楚,是他们两偷偷幽会来着?”年前,王婶还传出消息说,如果王江水娶了媳妇,她就把做豆腐的方子交给儿媳妇。从前王婶可是从来没这么说过的。这不就是急了吗,说不急,妇人可不信。
李二婶看不下去了,怎么可以让人这么败坏村里丫头的名声,她说:“嫂子,你莫要乱说话,辱了人家姑娘的清白。”
“哟,做都做了还怕人说嘛。”妇人说的跟真的似的。
珍娘觉得自己真无辜,离远些都能被扯上,她道:“这位大婶,我确实在等人,但不是在等江水哥。”
“瞧,这不都江水哥江水哥的叫上了,还说没关系。”
珍娘真不知道这个人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村里比王江水小的人全喊他江水哥,难道所有人都跟王江水有一腿了。
“表婶,我与珍娘毫无关系,只是邻里乡亲而已。我也不急着娶亲,就算着急,也不会娶您侄女。您那儿的人都知道,您侄女前头跟货郎跑出去两个月,谁知道两个月里发生过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