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年(633),唐太宗对侍中魏征说:“自古以来的王侯,能够自我保全的很少。都是因为在富贵的环境中长大,喜欢骄奢淫逸,不懂得亲近君子c远离小人的缘故。我想让所有的子弟,都能记住前代王侯的经验教训,作为行动的规范。”因而让魏征辑录自古以来帝王子弟的成败事迹,取名《自古诸侯王善恶录》。成为唐朝诸侯王的专用教科书。
书编成后,太宗将这部书分别赐给诸王。此书的序言说:“历来受命登基的帝王,都分封自己的至亲做诸侯,让他们做王室的屏藩。这些情况都在史册中历历可考。自从轩辕黄帝分封二十五个儿子,虞舜推荐了十六位贤臣;历经周c汉,一直到陈c隋等朝代,各朝皇帝割裂国土,分封诸侯,作为拱卫王室的基础,为数算是很多了。有的诸侯王能够捍卫王室,与国家一起兴衰升降,而有的诸侯王却丢掉封国,亡族灭家。研究盛衰兴亡的规律,凡是成就功业c确立名声的,大都是最初所封的侯王;而国丧身亡的,大都是后嗣的侯王。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初所封的侯王,曾在国家草创时期亲自经历了创建王业的艰难险阻,知道父兄的忧劳勤苦。所以他们身处上位而不骄奢,日夜操劳而不松懈。有的像汉代的楚元王设醴酒访求贤人,有的像周公旦一样,为了接待士人把嚼了一半的饭吐了出来。所以,他们能够听取逆耳的忠言,深得百姓的欢心,生前能树立高尚的品德,身后能为百姓所称颂爱戴。到了他们的子孙继位为侯王时,大多是太平年代,他们生长在深宫当中,在妇人的手里长大,他们身居高位而没有感觉到覆亡的危险,哪里知道稼穑的艰辛呢?他们亲近小人,疏远君子,迷恋美色,轻视美德,违背礼义,荒淫无度,不遵守典章制度,逾越侯王的本分。倚恃国君一时的宠爱,便产生夺取太子地位的野心,自以为有一点功劳,便滋长无穷的贪心。不走忠诚正直的大道,误入歧途。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坚持错误,迷途不返。即使有梁孝王c齐王冏那样的功勋,淮南王c东阿王那样的才华,也不免摧折凌云之翅,成为涸辙之鱼;抛弃了齐桓公c晋文公那样的功业,而得到梁冀c董卓那样被诛戮的下场。成为后世的鉴戒,能不可惜吗?皇上英明圣哲,拯救危亡的国运,秉持七德,扫清天下,总领万国,统御百姓,怀柔四邻,亲睦九族。看重兄弟手足的感情,封子弟为诸侯,拱卫王室。时时怀着爱惜诸侯王的心思,于是命令下臣臣考求史籍,广泛收集历史经验,作为借鉴,传给子孙。”
有人或许认为《自古诸侯王善恶录》充分表现了唐太宗的烛微虑远,是为了唐朝能保持长久强盛。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唐太宗其实是一直试图开历史的倒车,实行分封制的。大概所有有着“家天下”思想的君主内心深处皆有此种想法。他即位不久就想分封诸位亲王去封藩建镇,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又考虑到这样做的历史教训,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才令魏征编书。
说来也有趣。是一个叫萧瑀的大臣提出的“分封固国”的建议点燃了唐太宗内心深处的念头。
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问计于萧瑀,“朕欲始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贞观初年,萧瑀向太宗提了一个观点:提议效法夏商周,把大唐的疆土分封给各位皇子,认为那样才会长治久安。太宗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从此就象着迷了一样总想这么干。萧瑀的这个提议无疑是食古不化,明显会损害大唐的统治,自然会遭到房玄龄c杜如晦他们的反对。但李世民对这件事是如此感兴趣,以后的多年,还时不时提出分封诸王。虽然每次提出都因群臣的反对而罢休,但正是这个建议影响了萧瑀的一生。唐太宗每次想分封的时候,都会把萧瑀任命为宰相,想通过他来努力。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诏令以荆州都督荆王元景为首的二十一名亲王为世袭刺史,以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