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某一天,大顺坐在自己公司的办公室里翻阅着最近的销售报表,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着。因为自己前些年做的正确决定,对产品市场进行了垄断,所以在自己的经营城市,王氏公司一枝独秀,自然是财源滚滚。但是人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动物,大顺现在生意做得大,挣钱多,也就自然而然想着把生意做更大,挣更多的钱。想法是有,如何做就是需要大顺仔细考虑的了。
想到这里,大顺点了一根烟,抽了一口便站了起来在办公室内踱步,一边走一边分析下一步的战略。
现在h省除了一些近海城市外,几乎所有内陆城市的电子、机械外贸产品市场都被自己掌控了,所以再想着在这些城市扩大经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离着b市不远的首都大顺想也不想,正因为是首都,市场竞争力自然很大,不知多少的商人为了在那里混口饭吃、讨个生存绞尽脑汁,争得头破血流。大顺可不想去首都和他们凑那个没用热闹,赔本没准还赚不到吆喝,比起虚的名声——说起来在首都有自己公司的一席之地,他还是中意实在的利益;附近一些省份中,s省的x市是大顺的经营地,而且是仅仅只有这一个城市而已。加之h省与s省中间还隔着x省,所以,以b市——s市和x市为两个,互相连线辐射,中间这一大片“王氏公司中空区”就成了大顺的目标。其实这一设想大顺几年前就构思过,只不过当时的精力不允许,所以这个计划便暂时被搁置了下来。现在已有势力范围已经固若金汤,大顺有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眼睛和头脑也就瞄上了s、x两省。
大顺这个人习惯于说干就干,这边刚刚构思了一个大概的蓝图,具体步骤都还没考虑出个所以然,他人就在去往s省的路上了。
到了x市,大顺简单视察了一下市场,便去会见了那些极为重要的商户。他请这些大客户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详细地了解了一下s省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饱和度、已有势力及各方的势力范围和实力等问题。大概了解完了之后,大顺便向众人提出了自己要扩张的想法,并保证了当时在座各位的利益不会因为王氏公司所做的任何事、任何决策,以及做得更大后受一点损伤,众人听言也表示了赞成。因为大顺向来也是个讲诚信的生意人,既然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不会受损,那么大顺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对他们而言也就是无所谓的事了。
在听到这些大客户对此表示赞成后,大顺也就开始征求各方的意见与建议了,毕竟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本地人,又长年在本地做生意,对于s省的各种情况是绝对的了如指掌,所以征求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要比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好很多。省的自己绕弯路不说,没准还会因为经验、准备不足而撞得头破血流。这些人倒也给足了大顺面子,纷纷各抒己见,为大顺提供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价格。因为只要和商品有关,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大家都想要物美价廉的东西,这是人的本性,更是市场需求的本性。尤其是大顺这种“初来乍到”的人,如果想要打进陌生市场,那么别的先抛开不谈,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绝对是重中之重。而质量这点不用担心,大顺控制的国外的三家货源以及国内一些货源所提供的商品绝对是属于精品那一类的;而价格就是市场价了,这也算是市场统一的默契了,同种商品可以允许有人卖的贵,但是不会出现有人卖的便宜。因为你卖的贵一定会是鲜有人去买的,而你卖得便宜就不行了,首先你就先损害了同行的利益,而间接的,你又极大地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增加了自己的机会成本。
损害同行的利益,这个不难理解,因为你价格低廉,产品质量又不差,自然同行就卖不出去东西,利益必定受损;而间接损害自己的利益是因为,相同质量的产品,既然你可以卖到更好的价格,你又为什么不去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