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青龙三十年贡举一案, 子亭复试结果一出, 市井舆情自又是番喧嚣, 新中进士们的风雅故事方一起兴, 便戛然落幕,到处皆有酒酣耳热的虬须公子五候客, 放肆地品评复试高中与罢黜的人物, 望族涉案, 赋予青龙三十年春闱别样深意,这便又是寻常小民看客无从体会的另一层端倪了。而大多寒门举子所投于公卿门前的卷轴, 不过化为看门老妪手中点燃烛火的一抹灰烬,注定照不亮他们所期盼的锦绣前程。

    京中的天气开始绵延起雨,因此案牵连被谪为江州刺史的礼部侍郎卢桐, 便在初夏的一朝风雨中,启程南下。

    是以当日崔相公遣长子亲自来相送,事后其子归府回禀详情时,崔珙只见纯之在眼前, 问道:“你二哥人呢?”

    纯之笑道:“二哥在书房温书。”

    “去,将他喊来。”崔珙吩咐道,转念想了想, 摆手道, “罢了, 也无打紧的事, 让他看书罢。”

    阁内崔维之正翻着《论语》, 忽闻门口有人唤了声“二哥”, 抬首一看,正是纯之,遂复又低首笑了一声:“父亲让你来的?”纯之过来,随手翻了翻兄长一旁晾晒的几张大字,“大兄替父亲送卢侍郎回来了,父亲本打算喊二哥你过去,不知为何,又作罢不提。”

    崔维之微微一笑,不置一词,仍埋首于典籍,崔纯之笑道:“早知听二哥一言,好骡马不入行,如今大约可算五经扫地,还是二哥沉得住气,不过我想,二哥素来文学过人,花落春犹在,自也是如汤沃雪。”

    “殿下所拟诗题自有高蹈之意,”崔维之笑道,顺手逗弄一番书案旁酣眠的狸猫,“殿下既有文士风雅,亦不乏储君气度,只此一句,得气象万千,让人由衷佩服。”

    “只是眼下,”崔维之目光重新落于案上《论语》,“虎兕出于柙”纯之一时未能反应,正欲相问,家仆忽慌张过来,禀话道:“宫里来人了,相公让两位公子快出来接旨。”

    两人俱感意外,不迭更衣,忙朝前厅赶来,见已整整齐齐跪了一干人,也随之撩袍而跪。头顶内侍展开圣旨,道:“崔珙崔维之听旨。”

    一时间父子又是一怔,不由抬眸相视一眼,这方各自应话。内侍便照例念道:“崔珙入相五载,兢兢业业,秉忠报主,朕念相公之功,特荫相公次子崔维之为太子宾客,着吏部办理,钦此。”

    父子两人皆齐齐叩首道:“臣领旨,叩谢天恩。”内侍含笑将崔珙扶起:“恭喜相公,”复又望向崔维之:“恭喜二公子。”父子二人同内侍客套几句,待送走内侍,崔珙方紧蹙眉头,一言不发踱进书房。

    弟兄几人面面相觑,独维之神色不改,冲他几人略笑了笑,一人提步进了父亲书房。

    “当日朝会,陛下并未提及此事,仲约,看来为父这是要罢相的前兆。”崔珙端起茶盏的手悬于半空,饮不是,放不是,眉头拧作一处。崔维之淡笑:“父亲何出此言?父亲不是一直做这相公做的乏味,倘真如此,倒合了父亲心意才是。”

    见爱子罕有调笑起自己,崔珙并不着意,只自顾喃喃道:“近年来,朝中文武,皆看得清楚,陛下移爱魏王,有无废立之心实在难测,这本是陛下家事,并非我等外人宜预,可如今,为父到底还是要被牵扯进去,浩荡天恩,我崔家承受不得。”

    崔维之见父亲衔了满腹心事,面上笑意渐褪,无声静默片刻,方启口道:“儿早已说过,父亲根本无法置身事外,叔祖曾为太子太傅,您同国舅虽谈不上为谋逆之交,却几无罅隙,彼此敬重,无论父亲有所为,无所为,世人都早已将相公视为太子一党。方才父亲说废立乃陛下家事,不宜干预,此乃父亲一贯态度,儿不敢苟同亦非一日。”

    崔珙自返京拜相便习于蹙眉,两眼间俨然“川”字,却只是点了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