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台醉丐”面色一肃道:“还是直接告诉她吧!反正这件事迟早都要公诸武林的。”

    他立即将短笺上之事,简略说了一遍。

    “天香玉女”陆宜家“哇”的一声,掩面悲泣,且回身狂奔下峰而去。

    梅雪楼正欲将她追回,“天台醉丐”立即阻止道:“不必了,你即使能将她勉强留下,她也无法安心,只要我等从现在开始,注意这件事就行了。”

    但他立即又向刘雪:“这件事要麻烦刘姑娘了,请你立即追上去,与她一道返回天日山,不管事情发展如何,八月中秋月正当中时,咱们鄱阳湖上见。”

    刘雪应声掠起,回头对梅雪楼深情地看了一眼,没于峰下。

    “天台醉丐”慨然地道:“看来,‘天目老人’突然失踪,必与选拔武林盟主有关,如果是被人挟持或暗算,那这个人就不易对付了!”

    梅雪楼频频颔首,以为“天台醉丐”的看法颇有见地。

    因为“天目老人”为论剑大会发起人之一,且未来盟主的至高信物,亦由他保管,如果确是被人挟持或暗算的话,此人虽不至劫得信物,妄相称霸武林,最低限度,也想破坏此次论剑大会,使之无法召开而告流产。

    诸人叹息了一番,联袂下峰而去。

    大别山又名鲁山,因山中有鲁肃寺而得名,山跨江汉两岸,江水南流,汉水来自西北,三国时属于吴疆,陆逊、诸葛谨均曾戌守于此。

    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诸朝,均以此山横阻南北,偏师守之,胜以雄兵十万。

    六月末之夜,星月无光,在鲁山之麓,出现十余条人影,以轻灵快捷身法,向一山坳中驰去。一看便知,来人都是武林高手。

    空山寂寂,松涛阵阵,间或传来一两声夜枭的悲鸣,令人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之感。

    约二更左右,十余个武林高手,已来到一座绝崖之前。

    绝崖之下,乃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幽谷,距对面绝崖,不下五六十丈。

    任何绝顶高手,都无法一蹴而过。而且轻功再高之人,恐怕至少也要三四个起落,才能到达对面绝壁。

    然而在这幽谷之上,两个绝壁之间,却有一座宽不逾三尺,厚约两尺的木桥。

    照理说,有这一座木桥沟通天险,应该是一件令人庆幸之事。

    然而,错了!

    此桥悬架于两个绝壁之间,却令人产生寸寸惊险,步步危机之感。

    因为木桥另一端,有一个漆黑的石洞,洞口之上,雕着“不渡桥”三个大字。

    这三个擘窠大字,虽然是铁划银钩,松盘柏立,但此时此地看来,却不免令人陡生寒意。

    因为除了此地主人“血面叟”之外,相传没有一个人活着渡过此桥的。

    因而,这座桥非但没有予人希望之感,相反地,却是死亡的象征,像狰狞的死神,伸出长臂,作势欲扑。

    这时,站在绝壁上桥端的十一个武林高手,虽都戴有面罩,无法看到他们的表情,但从他们的眼神之中,已充分显出犹豫、凛然之色。

    十一个人彼此看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自告奋勇,跃下木桥。

    夜,静得令人不安,只有微微松涛声中,夹带着幽谷中传来“哗哗”的天籁之音。

    一切都是那么阴森和恐怖,尤其谷底“哗哗”之声,有时高亢人云,有时却又不绝如缕,有如死神的狞笑,令人毛骨悚然。

    蓦地——

    一声裂帛似的长笑,来自对面绝壁的黑洞之中,四山暴响回应,历久不绝。

    即厚逾两尺的木桥,也被震得“吱格”作响。

    十一个蒙面人,相顾失色,面面相觑。

    笑音摇曳之中,又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