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梅雪楼离开荆山,即向杭州进发,他记得“平地焦雷”郝伯伯在自己临别时曾说,母亲绝对尚在人间,而且据他猜测,她可能利用一般常人的心理,以为她是隐居在边陲荒僻之地,而使人忽略了中原地带,说不定她是隐居于中原名胜之地,据说母亲对中原名山大川,以及苏杭名胜,有所偏爱。

    因此,他才决定先游西湖,以便查访母亲行踪。

    但他一路上,似乎发觉有人暗暗跟踪于他,而且跟踪之人的武功,都极有根基,但他也未放在心上。

    数日后,来到河南境界,距桐柏山不到十里之遥的一片松林之前,夕阳余辉笼罩着林梢,鸦噪阵阵,凉风徐来,顿觉心旷神怡。

    此刻他又觉得,自进入此山附近地带,暗暗跟踪之人忽然不见,他乃玲珑剔透之人,心知不久就要出花样了,但却不露声色,骤然展开绝顶轻功赶路,因他必须在天黑之前,赶上宿头。

    突然,一阵骤急的奔马之声,穿林而来,估计总在十骑之上。

    梅雪楼心知那人来了,但他艺高胆大,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毫未在意,但却放慢了脚步,一摇三摆,信步向林内走去。

    马蹄声如奔雷而来,梅雪楼眼前一亮,十二个彪形中年大汉,跨下一色青鬃马,骤然刹住,左右分开,每边六人,相互交换一个眼色,各以极为美妙的身法,翻下马背,肃然兀立在当地。

    梅雪楼剑眉微挑,轻哼了一声,脚步未停,笔直向十二个大汉中央走去。

    蓦地,“嗖嗖嗖”,三溜黑色浓烟划过林梢,林中又走出四匹健马,马上端坐着四个身躯魁伟的少年,俱都是一脸悍然之色,左右一分也滚鞍落马,一面两个垂手侍立。

    接着,一批批的接踵而来,行动皆与前同,梅雪楼暗暗一数,除了第一拨十二个中年大汉外,以后每批四人,共有六批之多,每隔二、三十步一批,使这林中小径变成一条人墙胡同。

    此刻,梅雪楼已走近最前一排的十二个彪形大汉之间不到一丈之地。

    突然一声“恭迎嘉宾”,众人暴响应和,且皆躬身施礼。

    梅雪楼如丈二金刚,一头雾水,左右一看,除自己一人外,并无别人,这些大汉对自己施礼,已是毫无疑问之事。

    他奉是教养有素之人,虽然不知对方在搞什么名堂,但来而不往非礼也,礼教自不可废,立即抱拳当胸,左右来了个罗圈揖,面带笑意,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他所走过之处,两旁侍立的劲装少年,无不躬身施礼。

    当他即将走尽这人墙胡同时,突然铃声大作,夹杂着辘辘车声及奔马策鞭之声,穿林而来。

    梅雪楼突感眼前一亮,一辆四马并驰天蓝色的大轿车扬尘而来,轿车前后拥簇着十余骑,骤然停在距梅雪楼不到十丈之地。

    梅雪楼久居南荒,初履中原,那里见过这等阵仗,不由微微耸肩,心道:“真是‘城门楼上卖猪肉——好大的架子’,此人既不是高官大佬,又不是皇亲国戚,看样子不过是武林中一方之霸,竟有恁大的排场。”

    转念之间,在四马轿车之中,已经走出一个身着锦袍,身材瘦小,耸颧削颊,双目深陷的老人。

    梅雪楼仅是瞥了这小老头一眼,就产生了一种强烈无比的坏印象。

    尤其是自他那显着八字眉、倒八字胡,以及那略带阴鸷的眼睛所表现的神态,更无法挽回第一个坏印象。

    锦袍老人略一抱拳,尖声大笑一阵,冲着梅雪楼急上数步,神态至为虔敬。

    那一阵裂竹的尖笑,梅雪楼不由鸡皮疙瘩暴起,简直头发梢都有一点作痒起来。

    但他仍不失风度,急上数步,抱拳一揖,道:“在下一介寒生,路过贵地,且素昧平生,何幸竞邀老丈重礼相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