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1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朦雨亦奇。西湖的阴天无雨,更是游湖的好天气。

    赵小彬兄妹从孤山而下,遍访各个静修的庵院,当时赵小彬有一个十分肯定的意念:“小真一定滞留在西湖。如果她真的摔手飘泊,隐身人海,她就不会留下这封书简,不会如此裸露自己的真情!我一定要找到她,而且也一定会找到她。”

    浓云密布无雨,湖风有一份寒意。

    赵小彬兄妹整整找了一个上午,而且不惜费口舌多方访问:“可曾看见这样一位姑娘?”却是杳如黄鹤。

    下午绕过灵隐寺,在一丛紫竹的后面,有一处小小庵院,隐约在竹丛里。

    赵小彬兄妹上前叩门。

    门启处,一位灰衣老尼合十当胸问道:“两位小施主!此处是静修的尼庵,不是游山之处。”

    赵小彬赶紧抱拳行礼,问道:“请问师太!可曾见过一位姑娘来过此地么?”

    老尼摇头,连话也没有说,便将庵门掩上。

    赵小彬垂着头,已经有些丧气。

    小梅姑娘忽然说道:“我看这位老尼有些蹊跷,一个出家人,尤其是一处静修的庵堂,真是心如止水,可是这位老尼方才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一丝恐惧之意。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出家人,有什么可怕的事?”

    赵小彬点点头说道:“到底你们女孩儿家,心思细密。不过,如果说过这个老尼有恐惧之心,也不见得就与小真姊有关。”

    小梅姑娘微微笑道:“哥!为了小真姊的离去,你显然已经方寸已乱,智珠已失。我们要找一个人,在这茫茫人海之中,只要有任何一点一滴蛛丝马迹,都是不可轻易言弃的线索。”

    赵小彬问道:“你的意思是……?”

    小梅姑娘说道:“哥!你在这里等候一下,我自有道理。”

    她纵身一跃,隐身到一丛刺竹的后面,不稍片刻,小梅姑娘再度现身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已经还她女儿身。

    她对赵小彬说道:“哥!你绕到后面去,没有我的讯号,你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赵小彬问道:“什么讯号?”

    小梅姑娘说道:“我用一声尖啸吧!当然我希望事态不致如此严重。”

    赵小彬沉吟了一下,说道:“小梅!你的意思小真姊不但在这座庵堂,而且还身有危险!”

    小梅急着说道:“哥!我不敢说小真姊一定在这座庵堂,我相信这座庵堂绝不单纯。南宋偏安这里这么多年,元人南下牧马,灭了宋,元人不会对这一带掉以轻心的。以我在燕京的了解,到处都有明桩暗卡,一有事情,立即传遍各地。”

    赵小彬有些瞠然。

    小梅姑娘说道:“我有一个假想,洪叔叔助排帮总舵脱困君山,这是一件不算大但也不算小的事,这件事经由燕京传遍各处。扬州总舵华老帮主处,他们多少有些投鼠忌器。但是,如果在另一个地方遇到了排帮总舵老帮主的大千金,你说,他们会怎样呢?”

    赵小彬说道:“小梅!你的话毕竟只是一种假想,哪里有这样的巧合?除非是……”

    小梅姑娘说道:“如果真是这样,也并非完全巧合。小真姊昨夜冒雨外出,她不会跑得很远,天明后,她浑身衣湿,如何见人?她必然要找地方换衣服。你应该知道,小真姊对于衣着的注重,她决不能穿别人的衣,只有找一处可以烘干衣服的地方。”

    赵小彬抢着说道:“只有找僻静的庵院!”

    小梅姑娘说道:“我说过,这只是推想。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认出小真姊,如果这个庵院是元人布下的一个桩……”

    赵小彬急道:“小梅!不要有什么如果了,你快进去看看。”

    小梅姑娘点点头,便迈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