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区,是中国军队保卫武汉的第一线重要阵地,为此中国方面先后调集了川、鲁、桂三省的五个军拼死防守,结果还是以广济失守告终。而这一结果,致使沿长江西进武汉的最后屏障田家镇要塞被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下。

    纵观广济作战,中国军队不可谓不舍命,战斗意志不可谓不坚定,重要问题依旧出在作战指导思想。尽管一再说要灵活机动地组织防御,避免固定阵地的死守,但打起仗来仍是只会打以守阵地为主的防御战,把主力固定在阵地上与敌人拼火力耗实力;同时,分属于不同派系的各路军队,极其缺乏协同配合的意识,常常是彼此近在咫尺却照旧各打各的。为此,白崇禧专门就广济作战致电蒋介石,认为中国军队若不改变这种战法和现状,抗战的未来堪忧。——实际上,这也是对蒋介石指挥作战观念陈旧的一种委婉的提醒:

    近自广济会战,时仅一周,而前方官兵伤亡极重。且在敌炮、空威胁之下,虽尽极大努力,而阵地终不克保。则以敌我装备悬殊,制空无权,阵地相持,良非上策。若部队脆弱,则辄三、二日即不能成军,乃战术无灵,指挥棘手。职身临前方,深思对敌之策,惟有取机动姿势,求敌侧背相机攻袭,而不限以一地一城之死守。如此,则能常保持有用之力量,获得作战之自由。一年以来,计划作战者,率以装备相等之战术,因袭而用,原则未尝不合,胜利卒归泡影。尤以积兵愈多,损害更巨,实力消耗,远逾于敌。设非改变战法,不但胜利难求,且恐持久不易……改取机动配置,正面仍以一部守御,主力集结敌之侧背,求其弱点,相机攻击,断其后方联络线,以此广大地域运用广大面积之运动战。如此,则易死路为生,机变被动为主动,将士乐于效命,抗战可期长近延迭。据探报,敌拟集中各地兵力,求于武汉行大决战。证以寿县敌数百汽艇之西进及江轮运兵之上驶,其企图甚大,未可忽视。在战略上果应如何应付,乞早为策定,俾南北各战场资以实行,深为迫切之需要。谨贡所见,用备采择。

    白崇禧所见极为精准。

    抗战一年来,中国军队之所以屡屡败退,除了武器装备、作战素能的悬殊差距外,最为重要的是战争之战略战术的落后。

    就在日军第六师团于长江北岸向西攻击时,在长江南岸,日军攻占瑞昌后,自八月二十七日始,波田支队和第九师团分别沿着长江以及瑞昌至阳新的公路向西进攻。首先接敌的是川军王陵基的第三十集团军。第三十集团军连失鲤鱼山、新塘铺等要地,九江至南昌间的南浔路正面防御出现危机。薛岳命令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黄维的第十八军以及关麟征的第五十二军实施反击,初步遏制住了日军第九师团的进攻势头。九月七日,冈村宁次命令第九师团和波田支队攻取马头镇和富池口要塞,以支援长江北岸的第六师团作战。中国守军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在瑞昌至马头、瑞昌至武宁、瑞昌至阳新三条公路上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战至十二日,双方都付出重大伤亡,但中国守军依旧扼守着一线阵地。日军集中兵力在海军陆战队的配合下再次发动猛攻,十四日,波田支队主力突破中国守军防线抵达马鞍山附近,其第二联队第二大队与中国守军激战八昼夜,最终日军投放毒气弹后占领马头镇。接着,波田支队和第九师团继续推进,近逼富池口要塞。

    富池口,继马当要塞之后长江南岸的第二个要塞。要塞的东、南、西三面都有环形山地层层屏障,北面是水流湍急的长江,江面狭窄弯曲。与富池口要塞相对,在长江北岸,便是军事重地田家镇。从地形上看,要固守富池口,必须坚守三面的山地,只要山的阵地不丢,要塞便能稳如磐石。

    当日军攻击到富池口时,防御要塞的中国守军不可谓不充实:从前线退下来的张轸的第十三军、张刚的第九十八军、王仲廉的第八十五军;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