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8)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注:“西二王”,指“西北王”胡宗南,“山西王”阎锡山;青宁“二马”指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

    毛泽东和央军委的领导同志,获悉阎锡山要在广州策划“兰州会战”的情报后,对第一野战军关于发起兰州战役的请示报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同意彭德怀对于西北战场形势的基本分析和对兰州战役的兵力部署,批准了第一野战军进行兰州战役的作战行动。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决定,通过红色电波很快传到了陇东第一野战军各部队的驻地。

    为了胜利解决西北问题的关键一仗——兰州战役,第一野战军从上到下都立即召开了各种会议,深入广泛地进行了思想动员并充分做好了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的部队,为了打好这一仗,还具体研究了这次战役应该掌握的一些战术动作。部队的报纸上、各种墙报上以及部队驻地的村头巷尾的墙壁上,都写满了醒目的“打到兰州去,消灭马家军,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口号和巨幅标语。为了胜利地进行解放兰州的战役,各部队从组织上都进行了必要的精简,把一些老弱伤病人员安排在驻地,把一些笨重的行李和物资留了下来,对机关人员进行了战斗编组,许多干部的坐骑被调去驮运弹药和其他物资。因为部队经过的地区是民族杂居和回民聚居区,各部队还深入地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模范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有些部队连怎样宿营,怎样吃饭、喝水的问题都做了具体的研究与安排。

    战士开赴前线,准备迎接新的战斗经过几天紧张的教育和准备后。1949年8月上旬,第一野战军准备参加兰州战役的3个兵团,20余万大军,冒着酷暑炎热,斗志昂扬,兵分三路。分别从驻地出发。开始向兰州方向攻击前进了。

    跟随大军前进的还有一支十多万人的支前队伍。这支队伍,从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后,就跟随部队从关中八百里秦川的东头向西延伸。从西安、咸阳到宝鸡、平凉,从陇东追击到向兰州进军,在这条千里供应线上,无数辆大车,数不清的陕北毛驴,保障着部队必需的弹药、粮食的充足供应。几个月来,部队打到哪里,他们就把弹药、粮食送到哪里。特别是那些年轻力壮的担架队员们,他们早就把自己看成是解放大军的一员了。他们在行进中,主动地帮助战士们扛大枪、背背包,有时还哼几句家乡小曲,活跃一下大家在行进中的沉闷情绪。在这支队伍中,谁能分得清他们是兵还是民?这些天来,他们和战士们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为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第一野战军的各部队开始运动后,作为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最高指挥官彭德怀却还在认真地分析着敌情的变化,进行必胜的战役运筹……

    彭德怀根据侦察到的敌情和缴获敌人的文件分析判断,认为马步芳是以其精锐主力第八十二军和第一二九军据守兰州,以其第九十一军、第一二○军、第八十一军为左翼,在靖远、景泰和打拉池地区实施防御;以新成立的骑兵军(实际上还是步兵)为右翼,控制临洮、洮沙地区。他的如意算盘是,以其主力吸引我军主力于兰州城下,然后实施两翼包抄。断我后勤补给通路,会同宁夏的马鸿逵和秦岭、陇南地区的胡宗南集团以及青海、新疆的国民党军,一举将人民解放军歼灭于兰州城下。

    彭德怀在分析了敌情后,高兴地说:

    马步芳要在兰州消灭我们,好呵!那就看看究竟谁把谁消灭在兰州。我就怕他跑掉,而他现在要组织什么兰州会战,这就太好了!我们就来它个将计就计,满足这个家伙要在兰州彻底覆灭的愿望嘛……”

    于是,彭德怀命令:

    以杨得志指挥的第十九兵团为右路,以许光达指挥的第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