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和王光美告别薄一波,朝西城旧刑部大街走去,因为王光美的娘家就在这条街的一个胡同里。
王光美的心情是激动的,离开父母已三个年头了。她的变化是很大的,离家时还是一个头上扎着蝴蝶结的天真烂漫的女学生,现如今已成为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夫人了。一个是农民家庭出身,一个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富家千金,这种志同道合的结合,是当时富家子弟反叛家庭,投奔革命的真实写照。
当然,革命尚未成功,王光美在结婚时不可能请父母到解放区参加自己的婚礼。有关她与刘少奇结婚的事是事后叶剑英同志告诉她家里的。
她与叶剑英过去曾是上下级关系。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极力想发动内战,共产党不愿意打内战。一贯支持蒋介石的美国人也不希望中国再打内战。蒋介石迫于内外压力,表面上答应愿与共产党求和。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达成停战协定,为了执行停战协议,接着就在北平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这个组织由国民党、共产党、美国顾问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中共的主要负责人是叶剑英同志,王光美就是在那时奉命到北平在叶剑英手下工作的。
蒋介石的真实面目暴露之后,内战一发而不可收,军调部已没有存在的意义,1946年秋天,经中央批准,王光美随同其他同志回到了延安。
后来,王光美同志从延安到晋绥,又转辗来到了西柏坡。
这次进北平,因为有纪律约束,王光美没有向家里人透露过一点消息,到了北平,她也没有给父母打过电话。今天她带着刘少奇顺路回家看望父母,还是叶剑英通知她家里。
就在王光美朝家里走来时,她的父母却显得更加不安。他们不知道女儿带回来的这个姑爷是何许人也。好在当时在天津做事的儿子在家,于是王老先生就对儿子说:“光英啊!你妹妹已到北平,市政府的叶同志来电话说她今天要来看我。”
王光英说:“她到了北平,回家看看是应该的嘛。”
王光英的母亲有点着急,她说:“她这次回家非同一般,还带了女婿来。”
王光英有点惊奇,问道:“真有这事?”
王老先生说:“是叶剑英同志告诉我的。”
王光英笑着说:“我这个妹妹还真有点出息,一定又带了一个革命同志回来了。不知是何人?”
王老先生说:“据说叫刘少奇。”
正在看报的母亲抱怨说:“你妹妹的翅膀真是硬了,离开我们去搞什么革命,自己愿意过那种苦日子,我倒没有意见,可是婚姻大事,怎能自己做主呢,弄得女婿快进门了,我们对这个人的一点底细都不清楚……”
王光英说:“这就叫革命,共产党主张婚姻自主嘛!”
王老先生坐立不安,他摆摆手,说道:“你们俩不要胡扯,光英啊,这个刘少奇你听说过没有?”
“听说过一点。”王光英答:“他是搞工人运动的领袖,据说很有办法。”
“那他就是专门对付像我们这些资本家的人了?”
“可以这样说,但共产党也是讲政策的。”
“听说街上有一本书,是介绍共产党人物的,你去给我弄一本来,我要了解这个人。”
王光英出门去买书。王老先生仍有点不安,他觉着像刘少奇这样的共产党的大干部一下成了他的女婿,感到不太好接待。
究竟如何接待刘少奇,二位老人心中无数,老太太说:“我不管他是多么大的干部,只要他进了我的门槛,就是我家女婿,一顿饭总是要吃的,我还是让人准备一下吧!”
王老先生摇头,说:“不要着急,也不知他喜欢吃什么,还是等光英回来再说,如果是光美一人回家,怎么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