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去,非要从台前爬上去,到了台上,说不了几句话,只不断重复“必须革命,不可不革命,不可不革命”,然后下去。

    ⊙辜鸿铭曾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亮,辜鸿铭笑说:“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

    ⊙张作霖主政北京期间,辜鸿铭经人引荐想在张作霖处谋份差事。张见到辜后问道:“你能做些什么呀?”这一问,让辜鸿铭很难堪,因为辜除了口才和学识让西洋人佩服外,确实无甚建树。从此以后,辜遂断绝了再度从政的念头,安心做起学术来。

    ⊙五四运动后,北大教授开会讨论挽留蔡元培校长的事情,辜鸿铭上台发表意见,也赞成挽留蔡元培,不过他的理由是:“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

    ⊙1903年,章太炎、章士钊、张继、邹容四人,在上海结拜为异姓兄弟。这一年,章太炎34岁,章士钊22岁,张继21岁,邹容最小,才18岁。

    ⊙“苏报案”后,章太炎在上海租界的洋人监狱中关了三年,出狱时,朋友们来接他,一看,坐牢三年反而把章太炎坐得白了、胖了。据说是因为章太炎平素不喜梳洗、清洁,但洋人的监狱每天逼着他洗澡,生活也规律了,所以身体也强壮起来了。

    ⊙章太炎的裤腰带是用两根绑腿绳接起来的,裤带经常绑不紧,所以总是一只手提着裤腰,生怕裤子掉下去。

    ⊙民国初年,章太炎曾在北京开办一国学会,每天为信徒们上课,上课必骂康有为、陈焕章组织的孔教会,门上并贴着“凡入孔教会者不准入会”的字样。

    ⊙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在龙泉寺,忧愤之下,决定绝食,并留下遗言:“我死之后,华夏文化亡矣!”弟子吴承仕、钱玄同等忙来探望,屡屡劝章进食,章都不为所动。最后,吴承仕问他:“先生,您比祢衡如何?”章答:“祢衡岂能比我?”吴接着说:“刘表要杀祢衡,自己不愿戴杀士之名,故假黄祖之手。如今袁世凯比刘表高明,他不必劳驾什么黄祖,而让先生自己杀自己!”章太炎一听,大吃一惊,马上停止绝食。

    ⊙章太炎在软禁中,每天以写字来打发时间,某天,写了“速死”两个篆书大字,足有五六尺高,挂在屏风上。章太炎又怕饭菜中有毒,每次吃饭时要求用银碗银筷子银刀子,因为据说银可以验毒。冬天又不敢生煤火取暖,怕袁世凯用煤气熏死他。

    ⊙南京政府成立后,章太炎与国民党不合作,闲居上海,日子过得相当清苦。他家吃饭,菜肴只是腐乳、花生酱、咸鱼、咸蛋、豆腐之类。衣服不过三四套,常年不曾置办什么新衣服。据说章生平最怕洗脸、洗澡,手指甲留得很长,指甲里全是黑泥。

    ⊙杜月笙想请章太炎写一篇“杜氏祠堂记”,先后托了几个人,带着银票去,都不成功。后来找到医生陈存仁,陈跑到章家,说司马迁写过“游侠列传”,章先生也应该给杜家祠堂写一篇文章。章听了,很爽快就写好了。

    ⊙章太炎不记得自己的住处在哪儿,有一回去书店,准备回家时,叫了辆人力车,可说不清楚要去哪儿。章说:“我是章太炎,人称章疯子,上海人个个都知道我的住处,你难道不知道吗?”车夫摇摇头,没办法,又把章拉回到书店。

    ⊙章太炎在杭州“楼外楼”吃饭,恰好蒋介石和宋美龄也来吃饭,双方各吃各的,都不打招呼。要走的时候,蒋过来说:“太炎先生你好吗?”章回答:“很好很好。”蒋又问其近况如何,章回答:“靠一支笔骗饭吃。”

    ⊙1922年,伍廷芳去世,遗嘱要求火葬。章太炎听说后,写了一副挽联寄去:“一夜变须眉,难得东皋公定计。片时留骨殖,不用西门庆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