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包天笑、王小逸等都曾经帮人编过游戏场小报。还有一些人更是以编游戏小报为专职,被嘲笑为“把大世界当做他们唯一的排泄场所”。

    ⊙上海活跃着一支通俗文学写作大军,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写什么。20世纪30年代舞厅普及时,写舞稿、捧舞女便成为文人的一大工作,不少通俗海派文人就是写舞稿出身的。后来电影兴起时,写剧本便成了海派文人的一大热闹工作,包天笑、周瘦鹃等甚至应聘为专职编剧。

    ⊙1931年,上海某报登出一篇《黄浦滩恋爱专门大学简章》,列出各种必修选修课程,包括:恋爱自由学、乱交学、装饰学、裸体跳舞学、射雉指南、雀战必胜术、扑克妙诀、模特儿学、眉来眼去诀、徒手操法、吹牛学、拍马术、花柳指南、捧角学、诗谜学、妈虎学、曲线美研究、中西社交学史、男女心理学、中西音乐等。

    ⊙民国通俗小说作家常以高产著称,可以同时开弓写几部连载小说。陈亮曾经一天为七家报纸写长篇连载小说,王小逸最多的时候同时为十家报纸写长篇小说,像周瘦鹃、包天笑等人的高产也都是众所周知的。

    ⊙张恨水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老舍称他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张恨水名声大,小说抢手,但从不耍大牌,稿德极佳,不拖稿,不乱提要求,《金粉世家》在报上连载五年零四个月,中间只在他女儿因病夭亡的那次,停过一天,除此再无间断。

    ⊙鸳鸯蝴蝶派作家陈蝶仙中途弃文从政,给人做幕府,但很快就受不了官场生活,仍然回来写小说。刘山农是辛亥革命中苏州起义的前敌参军参谋、总军需兼秘书长,是军界前辈,后来不愿做官,改名天台山农,开始写小说、做编辑。林屋山人早年做过袁世凯的秘书,后来也弃政从文,在上海办报纸。毕倚虹在清朝做官至兵部郎中,民国后放弃做官,进了一家报纸做编辑,自己写小说。

    ⊙林纾写小说、翻译外国小说,产量极高,因此有人称他家是“造币厂”,林纾则自称是“磨坊”,意思是“驴子下磨坊磨粉,一天不磨,即须挨饿”。原来林家人丁兴旺,本身有七子五女,又有亲友的孤儿七八人,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人都靠着林纾的稿费来生活。另一种说法是:林纾喜欢豪赌,输得多了,就不得不拼命干活。

    ⊙蒋介石、宋美龄去看望张恨水,张客气接待,临走时,却只招呼用人送他们出门。张学良请他做文化顾问,不用上班,月薪一百大洋,张恨水却以“君子不党”婉拒。

    ⊙包天笑回忆加入南社时:“这个南社的组织,既无社址,也没有社长,每逢开会,不过聚几个文艺同志聚餐会谈而已。到了后来,社员渐渐多起来了,每年有一次大会,但仍然是聚餐性质……有朋友介绍,说某君愿入南社,说出他的姓名履历来,大家都赞成。也有某君某君,我们要邀他入社,只要某君答应了,便算是社员。”又说南社以江苏人最多,浙江人次之,再就是广东人。

    ⊙著名学者陈寅恪也是张恨水的粉丝,西南联大时,陈双目失明,便请好友吴宓从图书馆借来张恨水的小说《水浒新传》,每日读给他听。

    ⊙1909年底,柳亚子、陈巢南、高天梅等发起成立“南社”,南社标榜气节、抨击时政、鼓吹民族革命,在当时大放异彩,开一时风气。

    ⊙1941年4月,国民党邀请柳亚子出席五届八中全会,其时正是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柳亚子回复“不愿向小朝廷求活”,拒绝出席,因而被开除国民党党籍。

    ⊙朱梁任参加过南社,又是老同盟会员,清末时,朱和苏曼殊、包天笑等人在苏州教中学。一天,朱突然发起说要到苏州郊外狮子山去“招国魂”。为什么一定要到狮子山呢?朱解释说:“我们中国是睡狮,到此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