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治立即严令各部队加紧攻击。此时战士们早已杀红了眼,与守敌进行着反复冲杀,逐屋争夺。经过整夜奋战,一师和七旅两支部队,终于在第二天拂晓在敌人指挥所会师。秀水河子之敌大部被歼,部分拼死突围侥幸逃出的敌人,也在向西逃窜途中,被守候多时的一师三团截住并吃掉。
这一仗打得干脆、快速。干净彻底地全歼了敌八十九师第二六六团全部、第二六五团一个营,共计四个整营、一个师属山炮连、一个汽车运输连。胜利地实现了预期的歼灭战目的。其中一师部队毙伤敌200余名,俘敌500余人。二团团长江拥辉两次负伤仍坚持指挥,充分显示出这支铁军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战斗结束后,一师受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的通令嘉奖。
秀水河子战斗,是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第一个歼灭战。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极大地鼓舞了东北民主联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而且也为今后的无数歼灭战作出了示范。这一点可以从林彪署名颁发的嘉奖令中得到证实:
秀水河子战斗后,中央军委发来了贺电。
当时的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杜聿明,也不得不承认秀水河子战斗非同小可,称:“以秀水河子战斗经验来看,共军日益强大,战略战术非常机动神速,势非增加兵力不可。”
秀水河子一仗,使东北民主联军一师扬名黑土地,并为其成为四野之主力师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军区司令部对该师的评价是:“一一二师历史长,战斗锻炼多,有内战时红军时代之作风与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猛打猛冲的精神很好,不怕牺牲,经得起伤亡,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的精神,有顽强性,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1946年6月下旬,全国内战爆发。8月,为适应解放战争作战需要,东北民主联军直属第一、第二师全部以及第七纵队部分部队,在吉林敦化地区合编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万毅任司令员,李作鹏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兴初任副司令员,周赤萍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师,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副师长兼参谋长江拥辉,政治部主任吴岱;第二师,师长贺东生,政治委员刘兴元,参谋长叶建民,政治部主任王树君;第三师,师长彭景文,政治委员黄一平。
一纵组建后,继秀水河子歼灭战,部队又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新站、拉法战斗,三下江南、公怀路歼灭敌七十一军战斗、第一次和第二次四平攻坚战等数十次著名的战役和战斗,且战功卓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野第一主力部队。
1948年3月,四平解放后,东野总部的文艺工作者曾下到第一纵深入生活,并被这支部队的英雄事迹和勇猛战斗作风所深深感动,于是奋笔为一纵指战员们创作了一首战歌——《钢铁部队进行曲》。
歌词这样写道:
这首歌不仅词写得好,概括了一纵成立初期的主要战绩和这支部队最大的特点——钢铁般的意志,而且曲也谱得好,威武雄壮、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因此,很快就被一纵全体指战员学会,并且从东北唱到海南岛,又唱过鸭绿江,又一直传唱到今天!现在,三十八军指战员们自豪地称这首歌是三十八军的“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自己的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十八军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本军的“军歌”——《钢铁部队进行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70个军中,有自己“军歌”的,恐怕也只有三十八军。
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番号不变。
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