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疲劳。志愿军运输补给困难,持续进攻的作战能力弱,遂每次进攻作战更加强调速战速决。志愿军实行坚守防御困难,遂在前期运动战中采取“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部署原则,依山傍水节节抗击;而在后期则创造了地面战场上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坑道战术。还在第一线展开了冷枪冷炮狙击歼敌活动,杀伤昼间出没前沿阵地的敌军。
采取这些对策,有效地限制了美军优势武器装备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能不能打、能不能守的问题。
三是建立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线。国内和战场共同努力,志愿军后勤系统与在后方的部队共同努力,交通运输线上的防空作战与抢修、抢运相结合,火车运输与汽车运输及人畜力运输相结合,形成了此断彼通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所谓“钢铁运输线”,解决了物资的补给运输问题。
这场战争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主要敌人是美国,因此在政治、外交策略指导上,包括停战谈判,始终以孤立和打击美国这个主要敌人为目标。利用美国与“联合国军”其他参战国之间的矛盾和参战国的不同心态,加以区别对待,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利用各种国际场合和国内新闻舆论工具,集中揭露、谴责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罪行;巩固发展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十几个国家的关系,并积极争取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甚至未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西方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这些也都有力地配合了战场上的作战行动。
在战场上也始终把孤立和打击美军作为战略上的主要目标。虽然在有些具体战役战斗中,主要是打击南朝鲜军或美军以外的其他“联合国军”,但这在战略上都是为孤立和打击美军这个主要目标服务的,是为孤立和打击美军创造条件的。
这样就分化了敌人内部,增加了敌人内部矛盾,有力地打击了主要敌人。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