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冷四方奔出贞洁洞,一路放纵身形,宛若风驰电掣。忽然之间,冷四方影影绰绰地发现前面薄雾之中有一个道士,也朝着大理方向狂飞疾走。
冷四方急忙赶上前去,发现道士身后还背负着一人。她再奔至近前,隐去身形,定睛看时,不禁喜出望外。
原来这道士不是别人,竟是阔别数载的师叔——金山道观紫烟道长。
但是,紫烟道长身背之少年,冷四方却不认识。
紫烟道长把那少年放在草坪上,看着冷四方已然成熟许多,眉宇间多了些沧桑岁月印下的惆怅,再也没有刚来金山时的那种少女的天真、活泼,不禁心头一阵酸楚,险些掉下泪水。
见到亲人,冷四方一头扑进师叔的怀抱,失声痛苦起来。
冷四方哭道:
“师叔,你老人家怎么会到大理来?这少年是谁?我怎么不认识?看他受伤不浅,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冷四方一连串的问题,使得紫烟道长深深地叹了口气。
紫烟道长说道:
“好孩子,这说来话长啊!你听师叔慢慢道来。”
古人有词曰:
这些年来,紫烟道长和师弟红云道人齐心协力,把金山道观的香火不断继承发扬。
金山,已是耸秀峻极。那白龙潭水,绿浪萦回,喷薄巨石。山外桃李花落,绿叶满枝;山内辛夷照檐,皎如白雪。午夜冲撞崩雷,溪声雨声澎湃不止;烟岚云雾,穿窗入室,忽隐忽现,变幻非常。
真可谓“千古涟漪清绝地,广寒宫阙人世间”!
紫烟与红云就在这金山之上布道授徒。
那些黑道人物既已知道灵智子所遗剑秘已然遁入江湖,也就不再登临金山恣生是非。
金山上,道人们的日子虽然清苦,却也过得太平、祥和。
天下四剑客逢期比武的日子,探月老翁和巡海夜叉又莅临金山,但见得无指师太早已羽化归西,而紫烟道长更是看破尘俗之事,弃功名于尘土,终日里一心沉浸于道法理学,故而这两个邪派剑客也不由得心生惆怅。
探月老翁号称醉昆仑,此时所练昆仑盖顶功的功力已臻上乘,他和巡海夜叉又是多年不见,所以在金山多逗留了几日,整天以酒消磨平静的时光,倒也并无恣生旁枝。
但探月老翁却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说,孤独北侠已关山静闭,去修炼一种奇绝功法,不再在江湖露面。
另一个消息说,草上飞矮公鸡已经练成“震天浑术”,其原理与金山剑法似乎同出一宗,究竟如何,已无人知晓。
三个月前,金山之下来了一个天宁道观的老道,名叫玄机子。玄机子还带来一个英俊少年。
玄机子在江湖上绝少露面,因此并不为别人熟知。但玄机子在道众之中,也自有其影响。因而金山道观的道人们虽未见过玄机子,可听到玄机子的大名,也不敢怠慢。
有弟子赶忙上山通报,紫烟道长听后亲自下山,把玄机子二人接上道观。
玄机子已经中毒不浅,他对紫烟道长弱声说道:
“多谢各位道兄救命之恩,我玄机子游方天下数十载,对于道学知之甚浅。但有一点不敢忘怀,那就是扶弱济贫,顺应民意。欲其有灵,道心须静啊!”
玄机子把少年拉到身边,对紫烟道长说道:
“他俗名叫做森孩儿,也是救我之恩人,又是我难中所收之徒。看他年少聪明,好好栽培,日后定然前程无量。贫道在此拜请紫烟道长与各位道兄收留于他,指点于他,完成一项空前使命,贫道死也瞑目了!”
紫烟道长看着森孩儿,见他虽然身体单薄、面容清瘦,但目光中所流露出的豪侠之情与不谙世间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