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京政府被南京政府取代后,按说杨度可以公开身份转入“地上”了,可他并没受到民国新贵们的礼遇——也许蒋中正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本党已故总理生前亲自“发展”过的“同志”,但也有可能人家是明知故“忘”,不愿让已经乱七八糟的本党与口碑更差的杨度搅在一起。反正国民政府在南京开张后,有功之臣杨度反倒被冷落。这个声名狼藉的保皇派头领,这个纵横于各军阀豪门间的北洋遗老,只得黯然致信友人,惨兮兮地称:

    志在做泱泱大国首辅的政治家,一下子沦落为在上海滩以卖字画维生的手艺人。白云苍狗,世事无常。

    在老友章士钊的介绍下,杨度成了名声更差的帮会头领杜月笙的清客——挂名秘书。章氏也一样,从北洋时代的总长级大人物,成了“海上闻人”杜氏的法律顾问。

    杨度逐渐淡出公众视线。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27日,人们在静安寺里见到了他和他写的挽联,那一天,是上海为在北平过世的梁启超举行公祭的日子,身为故人曾经的至交,他不能不到场。

    照例,挽联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而且,还是杨氏风格,既悼故交,亦怜自己:

    天晓得,这位坐在专用黄包车上招摇过市的“杜公馆”的座上客,此时,竟然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而且还是共产党最核心的秘密机关——特科的谍报人员!要知道,那个时候,正是转入“地下”的共产党被国民党当局追杀得血流成河的极为惨烈的年代!

    更匪夷所思的是,杨度的真实的政治面目竟然一直被隐瞒下来,不光国民党当政时未稍有暴露,即使到了共产党坐定天下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没被公开认可,一直拖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被亲历者似是不经意地披露出来!

    谜底是这样披露给世人的——

    1978年7月30日,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做秘密工作的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回忆前年谢世的周恩来。文中有这样一段:

    这篇《难忘的记忆》,除了让人们加深了对已故总理的缅怀之外,还意外地让蒙受了大半生屈辱的杨度的子女们泪流满面,更让天下知杨度其人者目瞪口呆。

    这个注定遗臭万年的人物,竟是周恩来先生亲自批准加入中共的地下党员!早在“文化大革命”时,杨度的女儿杨云慧就从章士钊老人那儿听说,伟大领袖亲口说过,杨度是中共党员。但“最高指示”为何不公开?章老伯也无从知晓。现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终于确认了其真实身份,怎能不令其后人感慨万分?

    杨度的真实身份,其入党介绍人和直接联系人潘汉年当然更清楚。只不过,当年的特科第二科(情报科)科长“小开”(“小开”乃1949年前使用的沪上旧语,用来称呼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党内对风流潇洒的潘汉年即以此谑称),解放后几乎一直被关在监狱里,成为莫须有的“内奸”,沉冤二十七年里自己性命难保,哪还有机会替一个过世并过时的“坏人”鸣冤?

    另一位知情人夏衍,也是解放后党内残酷斗争中的受难者,虽长期为部级高干,但何敢主动供认与臭名昭著的杨度相识?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风雨初霁时,夏公才敢公开回忆故人——尽管他缅怀的是五年前冤死的潘汉年,但也捎带着提及早逝了半个多世纪的杨度。

    在1982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有夏衍怀念刚刚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的潘汉年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夏衍的确该大吃一惊,他万万想不到,当年的帝制祸首、军阀政府的座上宾,上海滩无人不畏的青帮头子杜月笙的清客,竟然是本党同志!呒得了哇!

    夏衍说的建国中路上的这座建筑,就是差点与我擦肩而过的“杨度故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