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8/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丝的眸子,沉沉道,“必是对这连环秘杀心有疑惑吧?”

    萧七向他深深凝望,叹道:“大哥已知道了真相?”

    董罡锋垂下了头,忽道:“我这时倒想起了一尘掌教的话,萧七,何谓太极之道?太极图阴阳相抱,其实是说,世间的许多事,本无绝对的对与错,是么?”

    “对错还是有的,只是规矩在变,就如那两只阴阳鱼,一直在不停转换,以太极之道应事应物,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

    董罡锋的脸颤了下,苦叹道:“可叹,当年戴老给幼军铁卫亲自定下了‘不容有失,务求完满’这八字密令。或许,最该参悟太极之道的人,应该是戴老夫子。”

    萧七心中一动,沉吟道:“太极图和太极之道,自周敦颐起,在儒家也备受推崇。可惜,这两者都是源于道家,真正的儒者对此仍是心存芥蒂,始终感悟不深。想必皆因如此,戴老死前才说,或许是先贤们错了……”

    “使力过直过大,却会适得其反,更激得人心生变。其实一切,都源于‘不容有失,务求完满’这八字密令。神机五行,不是亡于五行生克,更不是亡于外力的天妖咒,而是被人心之变所杀……”

    董罡锋说着仰起头,苍凉地笑了两声:“这时候,我倒明白了五行生克的又一重深意:天下一切事,都在相生相克,相互勾连。‘不容有失’这幼军规矩,恰似打开了一道暗闸,加上人心中的猜疑、冷酷,终于由此及彼,一错而再错!”

    “可惜,大哥知道得太晚了,一切已无法阻止?”萧七微一犹豫,终于缓缓道,“适才戴老曾说,罪全在他,其实迷住他心窍的不是天妖咒,而是他的多疑?”

    董罡锋眼芒一闪:“萧七老弟,你都看破了?”

    萧七道:“只有模糊的推断,尚有一点不明白,为何叶连涛会被囚禁?”

    “佩服,你果然已看破了,”董罡锋沉沉叹了口气,“不错,这一切都源于戴老的怀疑,只为了那一缕紫艾烟气……”

    朱瞻基独自一人杲坐在自己屋内。这一刻他疲惫无比,知道了真相之后,人心往往更加痛苦。他麻木地抓起茶盏,喝了口冷茶。

    茶水泡得太久,已经很苦。冰冷而苦涩,这滋味恰恰便如他此时的心境。朱瞻基不由想起了初上武当山时,在五龙宫内,一尘曾亲自给他烹茶。

    那时,沉厚的茶香在丹房内飘荡,洗涤得朱瞻基心神疏旷。他望着茶盏中浓郁的汤色,问道:“这茶……便是武当本地的太和茶么?”

    一尘却摇头笑道:“太子殿下恕罪,你所饮的,其实只是茶梗。”

    “茶梗?”朱瞻基不由眯起了双眸。众所周知,茶梗乃是烹茶的废料,烹茶高手第一步便是要将混在茶叶中的茶梗挑出,以免破坏茶味。

    “想不到茶梗竟也有如此滋味!”朱瞻基饶有兴味地又啜一口。他从来只饮各处名茶,且是精挑细选,万料不到茶梗竟也能饮用,更能烹出这等沉厚滋味。一尘掌教悠悠地开了口:“茶梗本是茶中废物,但若烹茶人的心境淳和清净,不以废物视之,烹煮时火候精妙,也能烹出上好滋味。这便是道家常说的,物尽其用,天道自然。”朱瞻基接茶在手,心中若有所悟。

    想到一尘的话,朱瞻基心内更泛起沉痛的苦涩:“物尽其用,天道自然。偏偏在我这里一切都颠倒了过来,神机五行反而落得这个结局。”

    萧七昏昏沉沉地走回自己的屋内,天已经快亮了。屋里面的灯还亮着,推开门,却见正伏案打瞌睡的绿如一下子抬起头来。

    “丫头,你怎么不回房去歇息?”萧七颓然坐在了榻上。

    “我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绿如瞪大秀气的妙目,“殿下为何不治董罡锋的罪,戴老夫子为何说一切都是他的过错,难道真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