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让他们抛弃城里的种种,彻底到乡村去永远呼吸新鲜空气吃绿色食品,他们是决不会答应的。
毕竟我们还没有进化到城乡一体,完全没有壁垒的时代。
700年前的察合台汗国,也是如此。
农业文明必然要定居,而定居则必然出现城市。安定、舒适的城市生活,逐渐征服了察合台汗国的汗王们,不愿意再回到游牧生活方式去。他们接受了伊斯兰教,把宗教界和商业界的头面人物聚集在自己身边,开始渐渐推行中央集权。
这没什么不对,应该是符合历史走向的。但是,察合台汗国的城市和农业还远没有达到强过游牧经济的程度。何况,坚守传统生活方式的蒙古军事贵族对于大汗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这些掌握军权的人,对于不认可的事,是有足够的力量反抗的。
1314年,笃哇汗的幼子怯伯将统治中心迁往河中,实行以城市为中心的统治。而他的哥哥也先不花则在军事首领的煽动胁迫下继续留在东部的草原。虽然怯伯仍然奉哥哥为汗,但汗国在实际上已经成为秉承不同文化的东西两部分。
1346年,最后一任名义上的察合台汗合赞算端汗被巴鲁拉斯部埃米尔(将军)哈扎罕所杀,汗国正式分裂。西部由哈扎罕拥立的答失蛮察汗统治,在经历拜延忽里汗、合不勒汗两任汗王后,被帖木儿帝国取代。而东部的统治者则是朵豁拉惕部的埃米尔播鲁只拥立的秃黑鲁帖木尔汗。
秃黑鲁帖木尔汗虽然是被权臣拥立,却并不甘心做傀儡。为了寻求支持,他在登基六年后,宣布皈依伊斯兰教,获得所有伊斯兰教徒的拥护。朵豁拉惕家族在大势所趋下,也不得不宣布信仰伊斯兰教。在君臣一心,上下互动,东察合台汗国十六万蒙古人最后都成为伊斯兰教徒
1363年,秃黑鲁帖木尔汗病逝,其子也力牙斯火者继位,力图恢复对与西部的统治,但没能成功。在他去世后,播鲁只的弟弟哈马鲁丁发动叛乱,屠杀汗室成员18人,自立为汗。东察合台汗国“国内沦于纷争不已,混乱一团”。
哈马鲁丁的篡位以及导致国家的破败,连自己家族的人都持反对态度。1389年,在一次抵抗入侵失败的撤退中,这位“僭汗”神秘“失踪”。播鲁只之子忽歹达拥立在大屠杀中幸存的秃黑鲁帖木尔汗幼子黑的儿火者为汗,使察合台家族复辟。
忽歹达可说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霍光,一生中拥立过黑的儿火者、沙迷查干、马哈麻、失儿马黑麻、纳黑失之罕、歪思等六位可汗,大权在握。
对外,他力主与两个强邻帖木儿帝国和明帝国交好,避免无意义的战争。对内,他注重经济,倡导廉政,以身作则,“一生大部分时间甚至连坐骑都没有”
因为有忽歹达秉政,东察合台汗国政局长期稳定,经济也从内乱和战争中逐渐恢复过来。
自古以来,作为权臣要么篡位,要么便难逃身败名裂。忽歹达与霍光一样,有废立之权,却没有自立之心。这样忠于汗室,自然便不能避免不幸。在歪思汗时代,为了扩大汗权,最终将他排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