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家住了几天。那时他的女儿生了重病,家人求他医治。他说:“我本委绝妻子,托身玄极,今过家,事同逆旅,岂复有爱着之心?”便离开了,但是女儿的病却也好了。

    为了求道,他曾到处云游,后来在建康时,宋文帝刘义隆听说了他的大名,请他入宫讲道,对他十分拜服,而皇太后更是对他执门徒之礼。

    陆修静在宋朝的皇族间地位很高,他所推广的教义与传统道教有很大的差别。在宋明帝刘彧时,刘或曾经召集了许多当世最有学问的名流、僧道、学者,展开一场学术高峰会。或许是树大招风,大家矛头都针对着陆修静,“时玄言之士,飞辨河注;硕学沙门,抗论锋出,掎角李释,竞相诘难。”陆修静一个打十个,“标理约辞,解纷挫锐,王公嗟抃,遐迩悦服。”

    此后陆修静的地位更稳固,道书追记他有很多奇闻轶事,最后他说要回庐山,“……偃然解化,肤色晖灿,目瞳朗映,但闻清香,惟不息而已。化后之日,庐山诸徒咸见先生霓旌纷然,还止旧宇,斯须不知所在。”陆修静的羽化辞世,和许多神仙传里的传说类似,都没死,都神出鬼没的离开了家人。

    而陆修静对道教的贡献很大,不但整理道教经典,使其系统化,并纳佛入道,大量吸收佛教理论。陆修静将道教经典归纳为三个主题,分别是洞真、洞玄、洞神。“洞真”指的是服食导引、奇门遁甲等法术,包含内容十分庞杂,理论上认为:只要能使人体内的诸神永住本身,就能使人长生不死。“洞玄”的内容则以降伏妖魔等仙术为主,按五行方位列名诸神,然后佩符、设坛,可以召唤神仙引度修道者成仙,或是至少可以降魔制鬼。至于“洞神”则以图箓为主,以去邪治病、卜问吉凶。除了三洞之外,还有四辅,合称七部。道经的分类法往后一直沿袭陆修静的分类法,没再做改变。

    现今道教理论佛道不分,也是陆修静大量采用佛教理论的结果。他将佛教的业报观、劝善观融入道教,道教原本偏重于实用(治病驱邪),但加入善恶及报应观之后,在教化上起了更大的作用,也对当时的观念产生很大的改变。在一向以世袭为主要身分定位的中国社会里,佛教的轮回果报观,令享有荣华富贵之人多了几分警惕,也令贫贱的社会底层分子有了些希望。只要此生行善,来世就能有较好的人生,这样的观念,是很容易深入人心的,也令佛道在中国由原本的互相攻击,渐渐地转为融合。

    看起来陆修静与陆寄风的设定很类似,但其实两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在设定陆寄风的身世背景时,我并没有对陆修静其人做过任何研究,只是随便设定的。因为魏晋时代门第真的太重要了,所以给他找了个出名的祖先。而在最主要的人格上,我其实是以诸葛亮、陶渊明,做为他的原形。陆寄风童年的住处,就是以想象中诸葛亮的草庐为描写的范本。他曾希望天下平定之后,自己能早日回来躬耕,过着闲居的生活,这也是我一开始写陆寄风时就做的设定基调。

    边写边找资料时,才发现陆修静这个人,背景及个性竟然和陆寄风这么像!就连生卒年也差不多,修习的主要经典名称也一样,好像根本就是我在影射陆修静似的。其实真的不是,完全是个巧合。

    就像苹果电脑的商标,是一个咬了一口的苹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电脑之父亚兰·图灵。在麦卡锡时代,图灵因同性恋身分而受迫害,遂服用沾过氰化物的苹果自杀。他的遭遇与苹果电脑公司起初的反主流文化精神十分吻合,很多人也以为苹果那个咬一口的商标,就是象征图灵。但贾伯斯否认了,当初以苹果登记为公司名称,只是恰巧;而商标是咬了一口的苹果,也只是贾伯斯认为这样比较好看特别。

    这世上就是有这么多巧合的事。写着时发现陆修静其人和陆寄风有那么多相似点,本来也想就顺着这个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