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吉普车的副驾驶位置上,看着景物从车窗外飞驰而过。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我心里竟莫名地涌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欣喜。这种感觉在我的人生中是前所未有的。
难道是我这个人从骨子里就享受这种冒险的生活,天性如此而不自知?
“唐增,知道咱们要去哪儿吗?”旁边的司机此刻忽然开口道。
“我怎么知道,任务的目的地不是一向对我们保密的吗?”我没有好气地回应他道,“上次在贵州,我们坐的那辆车连车窗都给遮得严严实实的,都快赶上闷罐囚车了。”
“呵呵。贵州那回是你们这些新人的第一次任务,那时单位对你们还不知根底,所以有一些保密的要求。不过也正是通过上次的行动,你们的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已经通过了上面的考验。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就是‘122’里真正的同事了。”他笑着看了我一眼,“你看,这回车窗就没挡上吧?”
“那这次咱们是要去哪儿呢?”我将信将疑。
他立刻回答道:“西藏。咱们要去藏区啦。”
果然!我脑子里猛地打了一个激灵。那封电报不会无缘无故地注明报头,看来那个发报人早就得到了消息,或者说是提前判断出了“122”的下一步行动。能有这样的本事,说不定还真是那“第二股势力”所为。
“对了,小唐,还没和你做个正式的自我介绍哪。我姓石,石头的石,全名石聚生。咱们现在就是同事了,以后在工作中还希望小唐你多多配合啊。”他继续道。
我抬眼瞅了瞅他,没有答话。心说看你的岁数也就和徐卫东差不多,还一口一个“小唐”的,这不摆明了是在我这儿充老领导吗。
不过石聚生的驾驶技术确实不是盖的,不管是大路还是小道,他的车开得是又快又稳。一路急驰之下,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天津近郊的一处特殊管制区。石聚生连车都没下,只是摇下了车窗,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和一本证件交给了门口站岗的哨兵。那个哨兵看了一眼文件,便立刻跑到值班室打起了电话,看样子是在向上级请示。片刻之后,哨兵跑了回来把证件交还给了石聚生,还给他敬了一个礼,随即打开了大门和路障,给我们放行了。石聚生得意地冲我笑了笑,脚下一踩油门,便开了进去。
“这是往哪儿开?”我问他道。
“机场。西藏那么远的地方,难道你还想着咱俩从天津一路开车开到拉萨不成?呵呵。”
“从这儿直飞拉萨?!”我十分惊讶,赶忙道,“我听说初次进藏的人在上高原之前,不是要先做很多准备吗?起码要让身体逐步适应含氧量较少的空气环境,以免引发严重的高原反应。现在咱们如此仓促,会不会有问题啊?”
“哟,不愧是通讯记者,你懂的还不少嘛。”石聚生笑道,“小唐你就放心吧,咱们‘122’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不会莽撞行事的。咱俩不是直飞拉萨,而是直飞成都。进藏前,所有的人都会先在那儿集合做必要的准备。这下你清楚了吧,呵呵。天府之国,好地方啊。”
原来如此。我对他点了点头。
这个管制区的面积很大,岗哨也不少。不过石聚生似乎对这里很是熟悉,一路驾轻就熟。很快,车就开到了一处筑有铁丝围栏的军用备降机场的入口,一架小型军用运输机此刻正孤零零地停在跑道上,旁边还站着两个飞行员打扮的人。
“到地儿了。”石聚生一边下车一边招呼我道,“小唐你以前没坐过飞机吧?那这次可就是你的处女航啰。”
我没有接他的话,只是默默地跟他一起向那架运输机走去。不过石聚生说得很对,在这之前我确实没坐过飞机。
我和石聚生离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经过这一路奔波,等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