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乡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考试头天一早,四川布政使兼署按察使黄忠带着学政及首府、首县的官员来接官厅,请主考大人曾国藩、副主考赵楫及考官们,视察考棚。

    曾国藩带着赵楫及考官们,兴高采烈地被人簇拥着来到刚刚搭建不久的考棚前,缓步登上专为主考搭建的监考坛,放眼望去,一溜簇新的考棚尽在眼底。

    考棚不同于贡院。贡院是童生考取秀才的地方,属长久性建筑,由学政大人指派专人管理。而乡试则因应考的秀才较多,考棚需临时搭建,用后便拆除。各省乡试常因考棚偷工减料而出现坍塌砸伤人的事,所以乡试前视察考棚,是必需的一个环节,以示朝廷对学子关心。

    站在监考坛上,黄忠对曾国藩说道:“听学政衙门里的人说,今年的考棚不仅规模大于以往,捆扎质量也高于往年。”“可不是!”四川学政张也品接口道:“考棚搭了整整一个月,本宪一个考棚一个考棚地验收,从没这么仔细过!”

    曾国藩道:“真是辛苦学宪大人了!我们再看看考棚吧。”

    黄忠道:“由张学宪亲自把关,本司以为就不用再看了吧?”语气像在和曾国藩商量。

    曾国藩未及讲话,赵楫抢着说道:“方伯①大人说得对。由学宪亲自把关,还有什么说的!曾大人,我们就此回转歇息吧。明日以后,可就没这闲情逸致了。”说毕,哈哈干笑了两声。曾国藩笑道:“既来了,哪能不看一眼考棚呢?传扬出去,恐怕方伯和学宪的面上都不好看。”话毕,带头走下监考坛,众人只好跟下。

    考棚果然捆扎得结实。二座、三座、四座……依次也还说得过去,只是最后一座,曾国藩用手对当中的一根柱子推了推,感觉有些摇晃,又推了推其他几根,有的不动,有的仍然摇晃。曾国藩的三角眼眯起来了,脸也沉沉地挺难看。

    曾国藩谁也不看,只对着不牢固的柱子道:“这考棚必须加固!本官一介书生尚能把他推晃,一旦有风,如何得了!”不吉利的话没有说出口。黄忠看了看张学政,张学政望了望承办的专职道员,专职道员脸一红,立即扭头对跟着的人道:“吩咐下去,马上加固,子夜前必须完成,不得有误!”

    曾国藩补充一句:“顺便把其他的几棚也检查一下,以防疏漏。”

    黄忠叹道:“不愧是上差,办起事来果然精细!”张学政的脸上虽有些讪讪的,但也莫可奈何。一行人这才转道巡抚衙门,商量大考中的环节。

    大考的这一天,总督衙门特调拨了一百名亲兵,配合考官搜检应考士子的衣服、考篮,同时维持考场秩序。考棚外,已早早地摆好香案,主考官曾国藩和副主考赵楫先领着士子们祭拜天地,遥拜皇上、孔圣。同来的考官又宣讲了一下考场的规定,士子们这才从东西南北四个门,挎着考篮依号进入考棚。

    四川乡试如期举行。本次乡试首题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次题为《体群臣也,子庶民也》,三题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为》,诗题赋得《万点蜀山尘》。

    这时候尽管已入秋多日,但成都仍然燥热无比,尤其是开考的这天,日头出奇地毒,好像有意和士子们做对似的。考棚里更是闷热,有人打了赤膊,仍然浑身流汗,乡试大考成了乡试“大烤”!曾国藩和赵楫带上人做流动总监考,道、府、县各官员有的被指派了房考,有人跟着巡考。

    曾国藩见应考的士子大部分都铺纸研墨写了起来,但还有一些年纪大的考生,热得干喘气,却动不得笔;七十岁以上的有十几名,不仅喘气喘不均匀,眼看要晕过去。见了曾国藩,礼都不能施了,眼睁睁地望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曾国藩大惊失色,深为自己的大意后悔不迭。暑期的成都根本无冰可取,就算有处取,此时已是来不及了,等办事拖沓的衙役们把冰块取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