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同意寺岛宗则的主张,力持原来扩张的观点不放。

    日本政府为了缓和反对派的不满,同时也为了避免无休止的内争,便只得调整外交政策,继续执行侵略台湾的政策。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四月,日本政府决定设台湾事务局,任命大隈重信为长官,在长崎设立侵略台湾的军事基地;又以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台湾事务都督,负军事指挥之责;发兵三千余名图谋从台湾南端下手并迅速占领台湾东部。对于军队的运送、粮草装备的补给等,拟由美国船只“纽约”号运送。在人员方面,除任用台湾通李仙得为策士之外,又聘请美国海军少校日格赛尔和陆军中尉华森担任作战顾问。

    日本政府在大清国毫无准备的前提下对台湾发动了战争,并很快将其占领。

    随后,大久保偕李仙得再次到总理衙门进行大肆恐吓,野蛮地声称:日本此次占领的地区是“无主野蛮”之地。

    当总理衙门提出“台湾乃中国疆域,日本必须撤兵”时,大久保则凶狠地回答:“我国既已奉诏进防该岛,就不能无故退兵。我国在该岛定不退兵,贵国究欲如何办法?”

    一闻此言,恭王不敢贸然作答。

    大久保却连连逼问。

    恭王迫于无奈,只好软软地答道:“此等不和好之话,不应说,亦不能答。”

    大久保听罢恭王的回答,知道大清国此时无力应付大的战争,也怕有大的战争暴发,于是愈加气炽,说话的嗓门也高了八度。

    大久保愈闹愈凶,直闹得恭王心力交瘁,无力应付,只好让李鸿章出面去找威妥玛斡旋。

    不久,英国公使威妥玛按着李鸿章的请求出面调停中日间的冲突,并答应说,只要日本肯从台湾退兵,大清国愿意给日本“抚恤银”十万两。

    但日本却不答应,他们要求总理衙门给的抚恤银不得低于一百万两。

    李鸿章被逼无奈,只好二次央求威妥玛,由威妥玛出面跟大久保谈,最后谈到五十万两,日本才算答应下来。

    李鸿章和恭王都很感激威妥玛的斡旋。

    其实,李鸿章和恭王到死都不知道,这是柳原前光与威妥玛早就设计好的一个圈套。

    同年(公元1874年)九月二十二日,中日签订《中日北京专条》。大清国以五十万两的白银买得日本从台湾撤军。

    台湾事件的发生,使大清国对海防重视起来,并开始觉察到日本实为中国永久之大患,而防日本的首要条件是加强海防。

    总理衙门不得不把收复新疆一事暂且放下,并由文祥郑重提出“切筹海防”之议。

    大清国经过连年的内战,国库已空虚到极点。此时若想收复新疆,加强海防势必成为一句空话。而要加强海防,新疆怎么办呢?

    东南海防,西北塞防,孰轻孰重?日本和俄国、英国相比,谁的危胁最大?

    慈禧太后拿不定主意,召恭王问主意。恭王也不敢贸然下结论。

    慈禧太后于是让军机处拟旨并将文祥的折子随旨下发,遍询督抚及在京的文武百官,让大家共同拿主意。

    圣旨下达,竟然一石激起千层浪,只几天的光景,慈禧太后案头的奏折盈尺。

    慈禧太后先捡自己喜欢的人的折子看。她最先翻开的是湖北学政张之洞的折子。

    张之洞是直隶南皮人,字香涛,出身探花。张之洞不独笔下功夫好,字写得也周正,只因人长得有些丑陋,没被点成状元。

    张之洞的折子分析了大清国的实际情况,不同意文祥的看法,认为西北塞防大于东南海防。

    张之洞论证说,日俄相比较,俄国的野心和实力均大于日本;新疆一旦弃守,肯定被俄国据有,西北门户势必洞开,大清国将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