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月初和四月上旬,马扩等一行使人都曾回到东京来向官家述职请示,并且携同阿骨打派来的使节向朝廷商定交割燕云的具体事项。

    马扩等一行人使命的重要性随着官家终于了解了在军事上不能取胜,只得依靠他们这几个使人的口舌才可能把燕京争回来、赎回来这个耻辱的事实而增加了。因此,不管官家的事务如何繁忙,只要一听说臣节们回来,他就立刻安排接见,并且过问谈判中的细节。

    当金方提出具体数字后,官家垂询到:

    “金人与我乃友善之邻邦。借兵相助,古有成例。当年回纥相助唐肃宗、唐代宗收复两京,也只索取得些许金帛犒军。如今金人何故要添出这许多岁物?”

    官家一向手面阔绰,屡次表示可以不惜重赂厚遗,务必把燕京赎回来,及至听到具体数字后,又有些大惊小怪起来。其实伐辽一役,几千万缗的钱粮都像河水般地淌出海去,又何在乎这区区小数。大约他感到颜面有失,有损他的自尊心,所以有此一问。

    三个使人根据各人的处世哲学以及对官场生活适应的程度,各自作了不同的答复。

    “女真诸酋,贪暴成性,惟利是从,其他均在所不恤。倘非臣等苦争,所索尚不至此。”赵良嗣也终于看清楚阿骨打以及诸郎君的贪婪面目,预料到将来边境多事,自己脱不了干系,他的富贵美梦已自打破了一大半,现在向官家预伏一笔,让官家的思想有点准备也好。

    “幸赖陛下神武圣德,有以折服阿骨打,不然边患岂能如此容易得了?”卢益答非所问,模棱两可,有点像提出警告,乘机又颂圣一番,说明他确实不愧为一个官场老手。

    只有马扩回答得最率直。他同意赵良嗣对女真诸酋的分析,然后不客气地指出:

    “此乃本朝选帅不当,军次失律,兵威不立之故。”

    选帅不当,不但指责童贯、刘延庆等军事负责人,并且也把矛头指向派童贯为宣抚使,派刘延庆为都统制的官家本人了。官家听了,神色不怿者良久。幸亏赵良嗣善于转圜,等官家问到善后的交涉情况时,趁势推崇马扩的功劳道:

    “计议善后,臣等几次与阿骨打折冲,其间马扩犯颜力争,出力最多。”

    听得这句好话,官家这才回嗔作喜,说道:

    “闻得马扩颇知书。”

    “马扩虽系西军出身,”赵良嗣代为回答道,“昔年曾中武举。”

    官家又问马扩中的是哪一榜的武举。

    “臣系秦嘉玉榜尘忝,”官家既然当面问到,马扩只好据实回答,还不免要加上一句说,“久受陛下教育,愧无寸进。”才算应对得体。

    这一句说得文绉绉的话,补救了刚才的冒犯,果然中了官家之意。当下他称赞道:

    “卿倘非知书,安能出使专对?”

    言下也含有他知人善任的意思。选帅不当,造成两次伐辽战争的失败,他身为天子,固然不得辞其咎,但选择使人却十分妥当,所以能够完成任务。

    这次召对并无论功行赏的性质,何况马扩又以言语得罪了官家。但是出乎意外,偏偏在当天晚上,奉到御笔,马扩特除武翼大夫、忠州刺史并閤门宣赞舍人。

    武翼大夫是官阶,忠州刺史是虚衔,所谓“遥郡横行”,只是给了武官这个身分,并非真正派他到四川忠州去当地方官。閤门宣赞舍人是官家接见官员时,专司接引的武官。还是马扩第一次使金时,朝廷就借了这个官职给他,可算是久借不还了,这次才得到真除。

    大军凯归后,使人们又奉诏陛见一次,这时谈判结束,真正轮到对他们论功行赏的时候了。马扩又转一阶,升为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这已经是中等以上的武官。

    马扩从最起码的承节郎起家,跟随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