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睛。检察长望着窗台上的茉莉花。白花点点,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可能吗?他们有这么大的胆量?敢把婴儿红烧了吃?"

    检察长暧昧地笑笑,说:

    "汪书记点名要你去调查。"

    他心里很兴奋,嘴里却说:

    "这事该不着我们检察院去干!公安部门睡觉去啦?"

    检察长说:

    "谁让我这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丁钩儿呢?"

    丁钩儿有些发窘,问:

    "我什么时候可以动身呢?"

    检察长说:

    "你随时可以动身。离婚了没有?不离婚同样需要勇气。当然我们希望这是一封望风捕影的诬告信。绝对要保密。你可以采用任何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我可以走了吗?"丁钩儿站起来。

    检察长也站起来,拿出一条没启封的中华香烟,往桌子上一推。

    丁钩儿夹着烟走出检察长的办公室。他跑进电梯。他走出大楼。他想去小学校看看儿子。著名的胜利大街横在面前,成群结队的轿车双向奔跑,不给他一点空隙。他等待着。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正在他左前方横穿马路,阳光照着他们的脸,好像朵朵葵花。他不由自主地沿着马路的边缘向那群孩子们靠拢,自行车贴着他的身体滑行,宛若一条条鳗鱼。骑车人的脸在强光照耀下变成一些模模糊糊的白影子。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白白胖胖的脸,笑眯眯的眼睛。他们仿佛被拴在一根粗大的红绳子上,好像一串鱼,好像一根枝条上缀着的肥硕果实。汽车的烟雾喷到他们身上。光焰白亮如炭,孩子们宛若一大串烤熟的小鸟,撒了一层红红绿绿的调料,香气扑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花朵,是最宝贵的,谁敢碾死他们?汽车们无可奈何地停下来,吭吭哧哧喘息着,让孩子们过马路。孩子队伍的两头是两位穿白大褂儿的妇女,她们脸盘如满月,嘴唇似朱砂,牙齿锋利洁白,好像一对孪生姐妹。她们各攥着绳子的一头,毫不客气地大声吆喝着:

    "抓紧绳子!不准松手!"

    丁钩儿立在一株黄了叶子的路边树下时,孩子的队伍已经安全过路。汽车流一浪一浪涌过去。孩子的队伍在他面前弯曲起来,嘁嘁喳喳叫唤着,好像一团麻雀。他们的手腕上挂着红布条,红布条拴在红绳子上。虽然队伍变得乱糟糟,但他们都在绳子上。两位阿姨只要把绳子神紧,马上就是一条整齐的队伍。他想起了阿姨刚才发出的"抓紧绳子!不准松手!"的命令,心中恼怒无比。废话!他想,拴住了怎么松?

    他扶着树,冷冷地问绳子前头那位阿姨:

    "为什么要拴住他们?"

    阿姨冷酷地看了他一眼,问:

    "你是干什么的?""你甭管我是干什么的,"他说,"请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把孩子们用红绳拴起来?"

    阿姨鄙夷地说:

    "神经病!"

    孩子们看着他,齐声说:

    "神--经--病--!"

    他们把每个字都拖得很长,不知是必然的现象还是训练的结果。童音清脆稚嫩,十分好听,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在马路上扩散,好像一群活泼的小鸟齐飞。孩子的队伍从他的面前走过去,他愚蠢地笑起来,对着绳子后头那位阿姨笑。她却别着脸不看他。他一直看着孩子队伍消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