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早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海外仙山”的种种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列子·汤问篇》中记载,夏朝末年,有一个名叫夏革的人对成汤(商部落的首领)讲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秘闻”:说是在茫茫无边的大海之上,在那十分遥远的地方,有五座美妙无比的仙山,它们分别叫“岱舆”、“员峤”、“方壶”、“瀛洲”和“蓬莱”。这些仙山上居住着“仙圣之种”。成书于战国时代的我国最古老的一部重要地理文献《禹贡》,在讲到扬州时提到“岛夷卉服”,意思是说:大禹时代,东南方的海岛上居住着身穿麻质衣服(卉服)的“岛夷”。这些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与传说,说明早在航海技术十分原始落后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我国东、南部沿海一带存在着许多岛屿,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认识。

    这些动人的神话传说,吸引着古人一次次地不顾风险,试图探寻到这些神秘仙岛的踪迹。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记述,战国时代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就曾派人入海寻访神话传说中的“蓬莱”、“瀛洲”等,但都没有下落;至于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一说五百),入海寻“蓬莱神仙”、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说徐福等人因求仙不得,“不敢还”,最后漂泊到“夷洲”定居下来(《后汉书》卷八五)。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壶”和“岛夷”等究竟是指哪些地方?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指台湾、澎湖诸岛,有人说是指浙江舟山、或海南岛、或琉球、或菲律宾群岛,也有说是指日本等,莫衷一是,因证据缺乏,迄无定论。

    在我国史籍中,台湾的名称几经变迁。汉代称“夷洲”或“东鯷〔ti提〕”,三国时称“夷洲”,自隋迄元则称“流求”、“琉求”、“流虬〔qiu求〕”、“留仇〔qiu求〕”或“瑠球”。明初,现在冲绳岛上的中山国王察度遣使入贡,受封为藩属。明王朝以为他们是从福建东南方海上来的,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流求”,故称该岛为“琉球”。后来发现他们不是从东南沿海那个面积更大、更靠近大陆的“流求”来的,为加以区别,改称有通贡关系的琉球为“大琉球”,而把实际早有接触往来的台湾称作“小琉球”。在明代官书中,这种以大称小、以小称大名不副实的称呼,一直沿用了很长时间。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和海上交通的发展,赴台谋生的闽人越来越多,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十分复杂。他们以各自的见闻所及,触景生情,给台湾起过各种各样的名称。比如商船上的水手,当他们从福建驶向日本,横渡台湾海峡时,必须以台湾北部的一座高山为瞭望定向的标志,因这座山的形状酷似一个罩鸡的笼子,故称之为“鸡笼山”。起初它只是个山名,后来逐渐变为台湾北部沿海的通称。又如福建渔民到台湾西部海面捕鱼时,常在一个可以避风的港口晒补鱼网、修理船具,他们就称这个港口为“魍〔wang网〕港”,后来又转音为“笨港”、“北港”,并渐渐成了台湾中部沿海的通称。此外,还有大鸡笼、大员、大圆、大冤、台圆、大湾、台窝湾、台湾等等不同的称呼,而官方则称“东番”、“东番诸山”或“东番诸岛”以示和四川境内的“西番”相区别。郑成功驱荷据台后,称台湾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后,又改称“东宁”。

    那么,“台湾”的名称究竟是如何使用起来并最终确定下来的呢?据连横《台湾通史》说:“台湾原名‘埋冤’,为漳泉人所号。”明代闽南人入台垦殖,因“天气所虐,居者辄病死”,死后连尸骨都难得运回故乡安葬,“故以‘埋冤’名之”,其后又因“埋冤”不吉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