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换一下那些数字怎么样。到书写板这里来,上来呀!”

    “不必写出来。八进制数05726转换成十进制是3030第二个数字你弄错了——12438不是八进制数。八进制里没有8这个数字。只有0到7。”

    “我没错。这个题是专门用来蒙你们的。看同学们能否识别。”

    “随你怎么说。”

    “好吧,荷勒维先生,我看你是该去见见校长了。”

    菲特坐在洛斯阿图斯城家中的餐厅办公室里,一边听着CD盘里詹姆斯·厄尔·琼斯在《奥赛罗》中的表演,一边浏览少年游戏角色杰米,特纳的资料。他计划当晚去拜访圣·弗朗西斯私立中学。

    但想到那个年少的学生,不禁勾起他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像刚才这幕中学一年级数学课上的回忆,简直不堪回首。菲特的早期学校教育呈现一种千篇一律的模式。第一学期,他总是门门功课优秀,全是A。可到了第二学期,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掉到D甚至F。这是因为乏味的学校生活他最多只能忍受三至四个月,之后便连上课也令他厌烦,自然第二学期的大部分课程就都没上了。

    到这种时候,父母就会出面,把他转到另一所学校。于是,同样的过程便再次重复一遍。

    荷勒维先生,你在听吗?

    可以说,一直以来,那就是菲特的问题所在。不,基本上他从来不在听任何人说话;他的思路总是远远跑在他人前头。

    老师和辅导员们也曾做过努力。他们将他安排到优才班,然后又到优才培养项目高级班,但这些也一样留不住他的兴趣。每当他感到无聊时,他就变成凶残恶毒的施虐狂。他的老师们——比如可怜的卡明斯先生,就是那个八进制数字事件中的中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因为害怕他讥笑自己水平低,从此不再提问他。

    这样过了几年后,他的父母亲——两人都是科研人员——几乎完全放弃了对他的管教。他们忙于自己的生活(爸爸是一位电气工程师;妈妈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化学师),乐得把儿子撒手交给一个接一个的课外私人教师——说白了,是用钱给他们自己买几个小时的额外工作时间。他们渐渐习惯于贿赂菲特的哥哥里查兹,他大菲特两岁,让他想办法使弟弟有事可做——而到头来,他往往是在早上10点钟把弟弟扔到亚特兰大城人行道旁的电子游戏厅里,或者给他四张面值二十五美元的钞票,让他呆在附近的购物商场,十二小时后再接他回家。

    至于他的同学……不用说,一见面就不喜欢他。他有各种各样的外号:“才子”、“好脑瓜乔恩”、“高手先生”等等。开学之初,同学们总是对他敬而远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开始毫不留情地取笑他,侮辱他。(至少谁都不屑于揍他,正如一个足球球员说的:“就连一个差劲的女生都能把他打得稀里哗啦,我才懒得动手。”)

    为了防止积聚在他纷乱脑袋中的压力突然爆发,把自己炸成碎片,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那惟一还能考验他才能的地方:计算机世界。而爸妈只要他不去烦他们,多少钱都愿意出,因此他总能拥有市场上最先进的电脑。

    在中学上学期间,每天他都是好不容易挨到下课,一到下午3点放学便立刻冲回家,躲进自己房间,开始沉溺于电子公告栏系统或进行黑客攻击。他非法闯人电话公司的交换台,偷偷溜进国家科学基金、疾病防治中心、五角大楼、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和计算机紧急情况反应小组的计算机系统。父母在每月八百美元的电话账单和另一个选择——耽误工作,没完没了地和老师、辅导员开会见面——之间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高高兴兴地选择了填写支票付账给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

    然而,尽管如此,很明显这个孩子还是急剧地沉沦下去——他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