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连瀛洲的毅力、坚忍和抱负的,莫过于耗资4.65亿新币建造的新加坡华联银行中心。这座宏伟的建筑1988年落成,大厦共60层,楼高280米,当时是新加坡,也是亚洲最高的建筑,象征着他的事业达到高峰。
1988年8月8日,华联银行中心揭幕。一向鲜为大厦主持开幕典礼的李光耀总理亲自出席开幕典礼。他说,连瀛洲以“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策略,加上努力和运气的配合,实现了他的梦想”。
在商场里,“适者生存”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对环境高度敏感,有一种商业直觉。不可否认,做出商业决策前,需要分析经济动向、做好统计工作,但是直觉判断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新加坡响当当的金融大亨,连瀛洲就有这种敏锐的商业嗅觉。
连瀛洲开创了新加坡银行在国外设立分行的先河,足迹遍布亚洲、北美、澳洲等多个大城市。这些分行网络连接起来,使华联银行能够快速反应、快捷咨询,高效地吸收客户,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这一商业决策是相当高明和很有远见的。在别人无法展望到商业趋向的时候,他准确且迅速的洞察到了自己要发展的方向,这条路是能够达到财富对岸的。
在商业上眼光独到,决策果断,是连瀛洲的成功之道。在积极策划开设国际分行网的同时,连瀛洲对开拓旅馆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看重了旅馆业的市场,并且以为这是个绝对能够获得大利的行业。但是,当他把办旅馆的构想告诉银行董事时,却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银行董事的反对并没有打消连瀛洲的想法。于是,他另起炉灶,成立独立的公开发股的华联企业有限公司,负责发展旅馆业务。而他解决资金的方法是,说服银行董事拨款资助旅馆投资。看到连瀛洲如此坚决,大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了。
1967年,新加坡旅馆最繁华的地区乌节路,世界级文华大酒店正式开业了。这是一家以中外名画装饰,以“传统帝王的享受”为噱头的大酒店,被连瀛洲报以深深的期待。
1973年8月,文华大酒店正式开张。当时,新加坡副总理吴庆瑞亲自为文华大酒店主持开幕典礼,称这是“新加坡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连瀛洲这种商业运作的手腕令许多人称道。银行家开酒店,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当时多少有点不务正业。而连瀛洲坚持己见,如期让文华大酒店营业。
更超出人们预料的是,在兴建文华大酒店第一期工程时,连瀛洲就为扩建酒店留有余地,特向陆氏家族购买乌节路紧靠文华大酒店的一块地皮,为扩建工程预先打好基础。后人每次提起这件事,都对连瀛洲的眼光独到赞叹不已。
1978年,连瀛洲正式提出了扩建建议,但是许多人仍旧表示了担心。对此,他拍着胸脯说:“既然旅馆的首六百个客房已经在赚钱,添多六百个客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这样,文华酒店扩建工程开始了。
1981年8月,扩建后的大厦正式开业,结果业务蒸蒸日上,很快就赚回1.35亿新币的成本。
眼光,是对事物形成看法的视角。它与一个人的知识、经历有关,更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世界观。不一样的眼光,让海外商人形成了不一样的看法,使他们对商业世界的理解更深刻,也更独到。而这种独特的眼光,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连瀛洲建立华联银行和发展旅馆业,充分显示出了他作为以为海外商人卓越的商业眼光,凭借着不一样的眼光,他到了许多财富,实现了梦想。勤奋可以学习,诚信可以坚持,而眼光是学不到的,不是想有就能获得。
经商就像下一盘棋,你如果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步,肯定会输得一塌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