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教授:他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二战后,他到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巴黎穷了。"(笑)后来他又去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笑)赵元任的绝活,是表演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语,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惊叹)人们说他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恩格斯早就说过,文艺复兴是一个出"巨人"的时代,而思想文化学术上的巨人,是不受学科分工的限制的,是多方面发展的通才:而未来学术的发展,将越来越趋向综合,所呼唤的正是新一代的通才。

    第86节:承担,独立,自由,创造文/钱理群(14)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前面提到的北大西语系的吴兴华教授也是这样的多才多艺的通才、全才。别的不说,他打桥牌的做派就是朋友圈里的美谈,十足"谈笑风生,睥睨一切":他一边出牌,一边讲笑话,手里还拿着一本清代文人的诗集,乘别人苦思对策的间隙,扭过头去看他的书。(笑)--你可以说这是"逞才",但却不能不叹服其过人的才气,而才气的背后,是充沛的创造活力。逼人的才情,逼人的创造力,人活到这个份儿上,就够了。

    面对这一代思想学术上的创造,我常想:人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真的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在前辈面前,我们也不必自惭形秽,因为就人的本来的资质而言,我们并不缺乏创造力。前人做得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志气。

    把"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化为日常生活伦理

    这就是"民国那些人":这是有承担的一代学人,这是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因此而成为民族的脊梁,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学术的顶天大柱,并且如鲁迅说的那样,为我们"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作为后人,得以得到这一代人精神的守护与滋养,是人生之大幸。但斯人远去,黑暗依在,只有我们自己来肩住闸门,自己来承担,自己来坚守前辈留下的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这是你们这一代,"80后"的这一代的历史使命,也是你们"建立信仰,确立生活目标与方向"的一个关键。

    我最后要说的是,体现在这一代身上的"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北大精神,所要倾听的北大真声音。追随这样的北大精神,倾听这样的北大真声音,将把我们带入人生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气概--如果我们只是咀嚼一己的悲欢,并且视其为整个世界,我们就太卑琐,太可怜了。但我们还要自觉于,善于把这样的"承担,独立,自由,创造"的北大精神化为日常生活伦理,落实到具体而微的生活实践中,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想大问题,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