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失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李鸿章的战争总指挥的职务也宣告结束了。朝廷摘去了他的顶戴花翎,以示“薄惩”。随着李鸿章的倒台,后党对这场战争的指挥权也失去了,接着登台的,是帝党。
战争一开始,帝党就一直在指责后党无能,懦弱怯战,指挥无方,现在,帝党上台,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帝党启用的,是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刘坤一,他取代了李鸿章的职务,成为战争总指挥,而具体负责的,是原湖南巡抚吴大瀓(g),他将接替宋庆的职务,来到东北战场,指挥清军。
大战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来简单了解一下东北战场的战势。
日军方面,第一军分为两部分,在进攻摩天岭被聂士成军阻击后,山县有朋命令第五师团留守凤凰城,第三师团6000人孤军深入到海城,山县有朋由此丢掉了总司令的职务,接替他的是第五师团师团长野津道贯。
而第二军在旅大之战后,占据了金州、大连湾、旅顺。
清军方面,以八万兵力对海城形成三面重围,他们是:海城北面鞍山的八旗军一万多人,分属盛京将军长顺和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西面田庄台的六万兵力,由吴大瀓亲自指挥;海城南面营口的一万多兵力,由宋庆指挥。
也就是说日军第三师团6000人的兵力,掉入了清军八万人的包围圈。大本营一开始派出了第二军一个旅团的兵力从旅顺北上前往救援,而率领这个旅团的,正是攻下旅顺的乃木希典。
乃木希典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在北上攻下盖州后,他就再也无法前进了,因为营口是继续北上的必经之地,而乃木希典无法突破宋庆大军的防线。
大本营只好命令在凤凰城的第一军第五师团,在野津道贯的亲自率领下,前往海城解救被围日军!
清军当然不会坐等日军援军的到来。鞍山的八旗军最先发起了对海城的两次反攻,兵力是日军的两倍多,但结果却是令人大跌眼镜的,两次反攻八旗军阵亡了1000多人,而海城日军阵亡的人数很可观:八个人。反攻被困守在海城的日军生生打退,连城墙竟然都没有摸到。
这样的结果连深宫里的光绪都震怒了,他大骂一声:“一群废物!”如果不是身上这件衣服换下来就没人敢穿,估计他早就脱下龙袍冲出去了。而日军一天占据海城,对奉天的威胁就一天不能解除,皇家老祖宗一天也就睡不安稳,于是军机处决定先收复海城,吴大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马上任的,他率领大军来到了海城西面的田庄台。
江苏人吴大瀓,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著名学者、金石家、书画家,尤其擅长山水画,小桥流水,栩栩如生。这个人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在京城任官时,与李鸿章和淮军将领渊源较深,但在1892年到湖南当巡抚后,又跟湘军扯上了关系。清日开战后,他多次向朝廷奏请带兵参战(可以升官)。而朝廷最终能任命他为新的对日作战指挥官,其实是帝、后两党妥协的产物——对于帝党来说,起用刘坤一、吴大瀓和湘军等于排挤掉了李鸿章和淮军,而对于后党来说,吴大瀓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人物,毕竟这个人在历史渊源上跟淮军还有过一腿。
吴大瀓似乎是很得意自己这个“优势”的,战前,他分别拜会了李鸿章和刘坤一,信心饱满地说:定使湘淮军连为一气,妙手回春!
吴大瀓的意思是:我就是一个中间派人物,有我在,由我来出任指挥官,帝、后两党就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现在,我们需要来了解吴大瀓率领的这支特殊的湘军。
打败太平天国的那支湘军早已被曾国藩裁撤掉,吴大瀓的湘军早不是当年的湘军了,它只是从湖南调出的军队——也就是名义上的“湘军”。这支湘军起用了几位老湘军将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