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7)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兵死战所得之地,怎能交给他人看守!”章泰理亏,只得于十月八日,下令各军进兵,直至城下,围困数重。

    即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吴世璠都没有坐以待毙,这点很有他爷爷的风骨。他派军出城迎战,在归化寺附近激战多时,杀伤大量清军,但未能挡住清军。赖塔部进至银锭山,蔡毓荣夺重重关与太平桥,赵良栋、穆占、巡抚王继文夺玉皇阁。这三路大军,连续猛攻数日。

    章泰在发起军事攻势时,仍然没有忘记开展政治攻势。清军从城下射出一封封招降书,眼见着弹尽粮绝,一些吴军将领开始动摇,准备献城求生。十月二十二日,吴将余从龙、吴成鳌悄悄出城投降,将城防图献给了清军统帅。章泰等人询问城内情况,降将如数供之。清军统帅信心大增,知昆明城已指日可破。章泰密派余从龙进城招抚。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二十八日,吴将线国安、吴国柱、吴世吉,原任都统何进忠、林天擎等密谋,准备发动兵变,拿了吴世璠、郭壮图,献给清军,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当这些人率兵冲入皇宫时,吴世璠没有任何胆怯之色,大骂:“狗贼!乱臣贼子!”虽然只面对吴世璠这孤家寡人,这些将领竟无一人敢上前,满脸愧疚之色。吴世璠轻蔑地看了一眼这些人手中的刀剑,举刀自刎,死时方才十六岁。他的皇后郭氏投环自缢而亡,宫中从死的达百余人。兵变部队又闯入郭壮图家,杀死其心腹郭得胜。郭与儿子郭宗汾皆自刎而死。兵变部队继而抓了大学土方光琛及其子方学潜、侄子方学范,控制了全城。

    次日,二十九日,兵变将领打开昆明城门,向清军投降。

    十月三十日,穆占、马齐受章泰之命,率部进入昆明城,其余各部人马分守各城门。共收降吴世璠所属大小将吏五千余人、兵士三万余,缴获大金印十四颗、小金印七颗、银印九十二颗、金策八件。

    清军受降后,如一群野兽四处劫掠,昆明城犹如陷入地狱。蔡毓荣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八面观音”,而穆占则夺了吴三桂的另一爱妾“四面观音”。

    进城后,章泰、蔡毓荣、哈占、赵良栋等主要统帅商议,如何处理吴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最终决议:没收吴世璠家产,把他首级割下,传送京师示众。将“首谋(叛清)献计”的方光琛和他的儿子方学潜、侄子方学范,在军前凌迟处死。

    这些人还制定了所谓处置“逆藩”人员条例:凡助贼肆恶、事迫投降的高启隆、张国柱、巴养元、郑旺、李继业等人皆处斩,妻女财产没收入官。将王永清、江义等人凌迟处死,他们的亲属一律处斩。

    活人不放过,死人也难清静。清军入城后,便一直在搜寻吴三桂的灵柩,准备戮尸示众。但多日下来,却一直没有下落。拷打吴三桂身边昔日的随从,虽打死了许多人,却仍然没得到任何线索,倒不是他们骨头硬,估计是确实不知道。其实早在昆明城被围之时,吴世璠就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将吴三桂的灵柩秘密藏在了一个稳妥之处,知道此事的人,随后都人间蒸发,此秘密之处就只有吴世璠自己知道。而现在他已死,清军不得要领,只得根据自己的推测,在可能的地方乱挖一气。起获了多座坟墓,但都不是吴三桂的。

    不过后来吴三桂的一个侄子供出:吴三桂的遗体已焚化,骨灰匣藏在安福园石桥水底戽水。清军照此挖掘,果然找到一骨灰匣。然后将吴世璠的头与吴三桂的骨灰一并送到京师。其实这事很是蹊跷,吴世璠那么小心,就是不想让清军得到祖父的遗骨。他自然能想到家中子弟,若不幸落入清军之手,酷刑之下,什么都会招出来,所以这个藏骨灰匣之处,必是他有意透露,为的是掩饰真正的地方。他们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爷爷,也是为了家人少受点罪。当然客观上,也帮了那些清军将领,让他们得以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