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占领湖南后,苦心经营。在常德、长沙、岳州、湘潭、衡州、长沙、岳州派驻重兵,力图稳固湖南,以此为基地,抗拒清军。他派侄儿吴应期守岳州,与江北荆州清军对峙。派大将马宝等守长沙、萍乡、醴陵,以抵抗江西的清军。称帝后又以衡州为都城,派女婿胡国柱、夏国相及吴国贵等聚守衡州。而他自己则不时前往长沙坐镇,督促激励部队。
岳州位于湖南东北部,北隔长江,与湖北相望,战略位置显著。而长沙是吴军的后勤基地,岳州等处粮饷全赖长沙水陆运送,吴水军所需的各种船只也是由长沙制造的。岳州与长沙互为依靠,可谓唇亡齿寒。吴三桂对长沙、岳州两地高度重视。凭此两地有洞庭湖与湘江之险,水陆之便,摆水师、列象阵,陆军与之相呼应,置火器、掘重壕、陷坑、鹿桩,坚固工事,护卫全城。但凡能想到的,吴三桂都做了准备。他很清楚,欲保住湖南,必得死守住长沙、岳州!
以康熙帝的战略眼光,他自然看得透,长沙与岳州的分量。他指出岳州、长沙势如两足,此蹶则彼不能独立。早在康熙十三年六月,他就命令将军根特巴图鲁、前锋统领舒恕等率军由江西袁州取长沙,令兵部部署大军取岳州。至十二月,督令大将军贝勒尚善等速取岳州。指示说:“若克复岳州,则人心自定,稍有迟缓,恐所在动摇,倍多可虞,贝勒等何日决战,宜审机决策,以期必得。”要求尚善就夺取岳州事赶快定议,向他报告。
但领兵的皇族贵胄们既缺乏勇气,又缺乏经验,所以总是拖来拖去。康熙帝也不时催促他们发起进攻。康熙十三年七月清军打了一次进攻岳州的战斗,但没有什么收获。到了康熙十五年三月九日,大将军贝勒尚善,率水陆大军攻打岳州,其水师进入洞庭湖,击败吴军水师。君山被清军夺取。在岳州城下,击退吴三桂的援军,俘获吴水军五十余艘船只。十八日,顺承郡王勒尔锦与诸大臣统率满洲、蒙古、汉军、绿营兵数万,从文村渡过长江。吴军势单,只得弃营撤退。清军在石首虎渡口焚毁吴军二营,水师杀至太平街泊营。
二十七日,清军与吴军在丰州(丰县)太平街激战,吴军溃败。此时,吴军主力都调往长沙增援。岳州兵力薄弱,这给了清军一个好时机。但清军渡江后,却显得比较松懈,给吴军以可乘之机。从松滋赶来的吴三桂援军,偷袭清军,清军不敌,放弃太平街退守荆州。清军水师也未能切断吴军后勤通道,战略优势又奇迹般地回到吴军之手。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清军又对岳州发动过两次进攻,但因岳州防守极其坚固,清军未取得战果。康熙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安亲王岳乐统率大军攻克了萍乡和临近的醴陵,长沙近在眼前。康熙帝指示:“乘胜直取湖南,进取长沙。”他估计吴三桂必调部队增援长沙,可趁此机,速攻岳州。但勒尔锦等在岳州却攻城失败,康熙帝只得改变计划,命令尚善分兵由通城(湖北,今仍名)陆路增援,会合岳乐攻击长沙。尚善委派副都统阿进泰率八旗骑兵、蒙古骑兵与绿营兵,于四月二十六日从通城出发,前往长沙。
在勒尔锦等人率水陆清军渡江出击岳州之时,岳乐大军已于康熙十五年三月一日自江西进逼长沙。与此同时,另一支清军正围攻吉安。吴三桂从松滋亲率部队至长沙增援。有一个叫梁质人的,自江西吉安来长沙请求援兵。吴三桂把他留下,说:“你于壁上观看我军容,回去后告诉东方诸豪杰。”
清军扎营于长沙东,官山的后面。官山在长沙与浏阳(今仍名)之间。自城北铁佛寺后布阵,至城西南,成半圆形,分兵十九路,绵延数十里。吴军在城西布阵,扎营在岳麓山,横亘数十里,气势颇为壮观。吴三桂本欲亲自同安亲王岳乐决战(估计也是做做样子,鼓舞一下士气),被众将所劝阻。于是吴三桂坐在谯楼上,亲自观战,并命梁质人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