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指示清军或攻取固原或会合大军取平凉,视具体情况而定。十二月,清军再攻平凉,克取第一关厢。离城三里许,在南山屯营。欲前进攻城,因沟深地险,难以下营,城未能速下。康熙帝指示,叛军长据平凉,皆因有粮有恃无恐,如断其粮道,叛军自困。城西北通固原要路,你们要速断粮道以困之。
此时四川的叛军正向平凉方向进发,若他们与王辅臣会师,将给平定陕西带来极大困难。同时还将影响到进剿湖南乃至整个战局。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康熙帝决定派遣都统、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授以全权,总辖陕西满汉大军,前赴平凉,剿灭王辅臣。离京时,率每佐领护军二名,组成一支数千人的部队,增援围攻平凉的清军。在此之前,新授宁夏提督的赵良栋至京陛见,康熙帝命他兼程赴宁夏。同时,又授都统毕力克图为“平逆将军”,负责统辖现驻宁夏的满洲与蒙古兵,镇守地方。
图海,姓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初任笔帖式加员外郎衔。顺治二年,改授国史院侍读。后被皇帝赏识,授秘书院学士,累升至宏文院学士、列议政大臣、加太子太保,管刑部尚书事。因犯律被革职,后又再次起用,授满洲都统。康熙二年,剿灭李自成余部郝摇旗、李来亨有功,屡屡获得升迁,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不久,察哈尔蒙古首领布尔尼叛乱,他又被任命为“副将军”,同“抚远大将军”信郡王鄂札率师征讨。他迅速平定布尔尼叛乱,被授予一等男爵位。
有关图海的任命,康熙帝对董鄂等陕西诸将是这么说的:我国家自创业以来,克敌攻城,必主帅奋勇先登,军士效死苦战,方能建树大功。而你们凡遇敌,大都观望不前,只叫士卒前驱冲阵,其督抚也多坐失机宜,故劳师匮饷,不见成效。因此特命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前往平凉,统率诸军。你们要痛改前非,殚心图效,若仍蹈前辙,一经图海指示参劾,必置重典!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六日,康熙帝接见图海,赐他御用之物,并为他举行隆重仪式,送他率部离京出征。
就在图海离京前后,陕甘形势变得更加危急。四川叛军正向巩昌、秦州逼近。其中,吴之茂所率川军已非常靠近秦州城。他屯兵于北山,阻断临巩之路。二月二十五日,陕西提督王进宝会同“振武将军”佛尼勒等向北山川军发动进攻。吴之茂率部迎战,被清军击败,属下总兵徐大仁被俘,另有四名总兵在交战中阵亡,还有二百余名参将、游击也都死于激战中。
三月初,王辅臣命总兵陈甲率步骑一万五千余人,杀至灵州,并命总兵李国良率军八千由靖宁赶来增援秦州。四月十六日,叛军万余人直犯通渭县,该城守将弃城而逃。自宁夏提督陈福被杀后,叛军进攻宁夏,堡镇多陷。
三月十七日,图海率部抵达平凉。他首先向广大兵士宣布康熙帝奖励的旨意,颁发赏银,明军令,申约束,军威大振。此时围攻平凉之清军,已达十万人马。
王辅臣之所以仍然不降,源于内心的恐惧,他始终拿不准,清廷是否会真的赦免他。
平凉城北,有一座山冈,叫虎山墩。站在这上面,可以俯视全城。此处也是平凉通往西北饷道的咽喉,王辅臣在这里布置了万余精兵,以策应平凉。
图海决定先夺下虎山墩。他说:“此平凉咽喉,得此则饷道绝,城不攻自下矣。”他随即命大队人马进攻虎山墩。叛军前为步兵,后为骑兵,布列火器挨牌迎战,向清军冲来。叛军居高临下,占据地理优势,清军攻得相当艰苦。从上午一直激战到午时,叛军总兵有二人阵亡,图海使用人海战术,命各部交替进攻,虽伤亡惨重,但最终夺得虎山墩。
清军把夺取的大炮和自带的重炮运到冈上,向城内发射,城内大乱。图海命幕客周昌进城劝降。周昌,字培公,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