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观地说,这并非清朝统治集团的失误,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为了维护清廷的统治,这么做应该说还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但作为一柄双刃剑,这些汉人王爷手上的巨大权力,也给日后他们的反叛创造了条件。

    清廷在授予汉人王爷们这些特权时,始终都强调此系临时办法,主要是考虑到云贵、两广、福建新近开辟,情况复杂,局势还不够稳定,不得已而行此暂时办法,希图借助他们的威望和兵力来尽快恢复和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也说明清廷对于手握重兵与大权的汉王们还是很有所顾忌的。

    清廷虽顾忌,但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办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而吴三桂作为“实用主义大师”则绝对不会放弃这大好机会。笔者查阅史料,推测吴三桂当时应该还没有反意,但他有加强自己实力的想法必是无疑的。吴三桂有生以来几乎都生活在动荡之中,残酷的现实使他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够强大,别人才不能吃掉你,才能更好地活下去。他留镇云南不久,便积极开始部署,他首先提出请设“云南援剿四镇”,顺治十七年十月,他的请求被批准,以朝廷的名义正式下达了任命。这“援剿四镇”及其将帅分别是:

    云南援剿前镇总兵官,以四川右路总兵官、右都督马宁充任。

    云南援剿左镇总兵官,以四川左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沈应时充任。

    云南援剿右镇总兵官,以湖广益阳总兵官、署都督同知王辅臣充任。

    云南援剿后镇总兵官、以都督同知杨武充任。

    这四镇并不驻扎在昆明,而是分驻于云南四个重要地区:左镇驻武定府(武定)、右镇驻曲靖府(曲靖)、前镇驻楚雄府(楚雄)、后镇驻洱海卫,即云南县(祥云)。各镇的军事建制,在总兵官之下,设中、左、右游击三员、守备三员、千总六员、把总十二员,计有骑兵六百人、步兵一千五百人、守兵八百人,此即为一镇之兵,共三千人,四镇为一万二千人。这四镇也是后来吴三桂叛清的主力之一。

    在批准设四镇的同一天,清廷又批准了一批武官的任命。他们是:

    原任经略洪承畴右标提督总兵官、左都督张勇,为镇守云南临安(建水)、元江(今仍名)、广西州(沪西)等处总兵官。

    原任湖广左路总兵官、右都督张国柱,为镇守云南永昌(保山)、顺宁(凤庆)等处总兵官。

    原任湖广中路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阎镇,为镇守云南大理、鹤庆(今仍名)、丽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北(永胜)等处总兵官。

    云南团练火器总兵官王永祚,为镇守云南蒙化、景东、楚雄、姚安(今仍名)等处总兵官。

    抒城侯狄三品为镇守云南广南、罗平(今仍名)等处总兵官。

    祁阳总兵官、都督佥事刘文进,为云南镇守曲靖、寻甸、武定、沾益等处总兵官。

    这援剿四镇的将官及云南各地将官,多是由吴三桂提名后,获得清廷批准。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将官们的背景,四镇和云南各地区军事长官,多是原明朝和农民军的将领。四镇将领中,马宁原是明朝参将,于顺治二年降清,隶属汉军正白旗,官至四川右路总兵官。王辅臣曾参加农民军,后于顺治六年降清,隶属汉军正白旗,顺治十年,任湖广总兵官。沈应时降清后,以四川左路总兵官充任后镇总兵。此后,四镇总兵官又有所变动。前镇总兵于康熙十二年七月换成平西藩下护军参领陶继智充任,左镇总兵于康熙八年七月改由王屏藩充任,右镇总兵于康熙九年十一月改由云南副将王景充任,至十一年五月又撤换,以平西藩下参领张足法充任。后镇总兵在顺治十八年七月改由李定国部将祁三升充任,至康熙十二年正月再改由平西藩下长史、吴三桂的女婿卫朴充任。吴三桂起初任命的四镇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