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在此时与吴三桂开打绝非他所愿,他的军事实力并不应该用在这场毫无意义的战役上。
吴三桂一系列的作为表明这次他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与李自成干到底是他坚定的选择。为了壮声势,收人心,他向全国公开宣布“讨贼”,并命部下向各处散发告示:
这篇告示很有气魄,但发告示容易,跟李自成开打,并且还得打胜就难了。吴三桂现在的处境应该说是很不妙的,西边有李自成的大顺军,东边有八旗军,这是两支如狼似虎的武装力量。虽然吴三桂部也是久经沙场,但在兵力上毫无疑问他处于绝对劣势。虽然在山海关“传檄远近”,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动员,但以他原来本部人马三万,以及唐通的降部及收容的各部溃散士卒约两万人,总共也不过五万人。吴三桂料定李自成迟早会来进攻他,目前的情况让他极为忧虑。在与众部将讨论形势时,有人提出“借兵”之策。
吴三桂是何等聪明的人,这借兵之策在他脑中早已想过,一来此事不宜由他自己提出,二来一向做事谨慎的他也想摸摸部下的底。现在既然有人提出了,他便冠冕堂皇地发扬民主,让大家畅所欲言,共商生死存亡大事。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靠自己的部队死扛跟自杀没有区别,唯一能行的通的路,便是与清政权合作。
事不宜迟,开完军事会议回府后吴三桂便斟酌起草给清政权方面的信。对于清政权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吴三桂还是颇为自信的。清政权与大顺政权目前势头都极为强劲,一山难容二虎,双方的统治者都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谁都不愿容忍有这样一个既有实力更不缺野心的对手,都想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但双方实力相当,谁都没有吃掉对方的把握,所谓四两拨千斤,他吴三桂部与这两支力量相比虽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但如果他选择站到清政权那一边,那他吴三桂就是那个打破天平平衡,改变历史的关键人物。他相信只要他的书信一到,清政权的头头脑脑们便会激动得睡不着觉。
吴三桂书信的收件人是清政权的实力派人物摄政王多尔衮,内容如下:
这封书信由副将杨珅、游击郭云龙在四月十一日从山海关带出,星夜疾驰送往清廷。这是一封写得很巧妙的信,全文你看不出任何投降或是想要投降的意思。信里写得很明白,他吴三桂是为了高尚的事业向清廷借兵,而不是乞降。信中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名义,恳请清廷出兵,帮他报君父之仇,以图明朝“中兴”。同时称清为“北朝”,与明朝对称,同时他给清军提供的行进路线很是值得推敲——一条从喜峰口、龙井口等处进入,一条从墙子岭、密云等处进入。这两条路其实原本就是清军多年来屡次打入关内的路线,而吴三桂则依然牢固地控制着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从军事上来说,以山海关至京城的路程最短,而给清军的路线则属侧翼,需要绕路,费时费力。整个部署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吴三桂的用意仍然是以自己本部为主,而以清军为辅。最后吴三桂郑重向清廷声明,报答清廷以财物及割让土地为谢。表面上看这是白纸黑字给清廷立下送好处的字据,但实际上潜台词就是说,我吴三桂请你们来帮我打仗,虽然仗打完了我得给你们好处,但是你们打下的地盘除了我吴三桂许诺的,剩下的绝大部分,绝对绝对不是你们的,你们还得从这些地方撤出。
吴三桂的整个安排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来说都是高明的,相信以他的阅历和眼光他也会明白,这一仗真的打下来,清军是否愿意吐出到口的肥肉很难说,但事先把能准备好的,能做的工作都做到位,绝对是必须的。
李自成在京城过得并不愉快,每天都有数次快马飞报吴三桂募兵声言“规复京师”的消息,这让他心烦意乱,弄得他在百官多次“劝进”的情况下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