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徒有其表"啊。

    于是蒋方舟开始"蛮干"起来:立体几何她起初学得不太好,就去网上下载了一套训练题,托人打印出来;打印的人送来题目,她叫苦不迭。原来这套题目,整整600页。她说:"每天晚自习下了之后,我觉得我的头都不在了。"周老师对蒋方舟说:"我看你学数学的样子,很感动。"蒋方舟很不好意思:"我最希望自己的努力没有人看见,以为我天天在玩,一点不费力,然后我一鸣惊人。"

    原来学好数学就是靠做题多的呵!

    英语学习小秘芨

    老舍先生有部小说叫《二马》。其中的"老马"先生"年青的时候在英文学校念过书,英文单字记得真不少,文法的定义也背得飞熟",但是考试的时候,永远至多得35分。老马先生不服气,总是"拿着《英华字典》,把得100分的同学拉到清净地方去:"来,咱们搞搞!你问咱50个单字,咱问你50个单字,倒得领教领教您这得100分的怎么个高明法!"把那得100分的英雄撅得干瞪眼,老马先生就哼着歌满足地走了。可见,学英语,如果只是背单词,就会变成"老马"这样。

    蒋方舟说:"学外语的方法,太诡异了!一般学生很难摸清门路。"蒋方舟不仅从来没有"背"过单词,而且英语作业也很少做;就算做,也不会化大块的时间。蒋方舟说:"很多学生学不好外语,是没有建立起基础的语感。英语基本上都是在靠语感做题,你要搞清楚上下文的联系。中学不会考很难很生僻的词,而是考容易弄错的用法,语感很重要。"

    从八九岁起,蒋方舟就时常听英文歌和看原版英文电影,有时也会听一些听力材料。后来几乎成了"恶习",不听英文歌,就无法写作和写作业。有一次坐火车,她的mp3被偷了,觉得整个旅程暗无天日,哭了一路,直到买了一个新的,才算过上正常"生活"。她为自己建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双语环境,对于培养语感,多少有些帮助。

    当然,光听英文歌也不够。考试之前,她会看自己做错的题,登陆本校英语老师卢永平的博客,看上面的题型,常出现的问题,考试的小结,优秀的作文。有时也跟卢老师用邮件交流。

    文科综合学习小秘芨

    初中时,蒋方舟在一南一北两大报纸《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开设了专栏,专门讲解历史。为此,她停掉了所有作业,就是为了读史书。后来,专栏结集成书为《邪童正史》。但是,上高中后,老师却很担心她的历史成绩,因为她的历史思维很不正统。但蒋方舟很快就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了班上的第一名。

    写专栏,跟考历史,是不同的。考试需要很严谨的思维。蒋方舟平时做历史题,是很慢的。比如说选择题,通常是四选一,她除了选出正确的,也要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她会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蒋方舟说:"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多如牛毛的东西,不要指望别人提供"一两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她不会"等老师布置作业"。"等、老师、布置、作业"其中的任何一条,对于蒋方舟,都是不存在的。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布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