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时代可以和黄金时代抗衡。
短篇黄金时代对于侦探小说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是,随着读者的“精神需求”日益高涨,短篇侦探小说的种种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有两点尤其突出。
其一,限于篇幅,故事很难“全方位”展开,精妙的诡计也因为缺少充分的“起承转合”而逊色不少。我们看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就会发现,所有故事都停留在“案发——官方给出错误解答——侦探给出正确解答”的模式。这并非创作者水平有限,实在是在短篇小说中,实战的空间非常有限。
其二,小说的现实性受到了质疑。上一节已经说过,短篇黄金时代是一个“神探遍地走,奇事天天有”的时代。这种模式看个新鲜还可以;长此以往,当猎奇感逐渐淡去,读者就会对小说产生反感。
“这简直是胡编乱造,没有一点现实意义!”——当读者发出这样心声后,短篇侦探小说的前景的确令人担忧。这毕竟是在创作小说,不谈什么文学性和光辉价值,至少需要保证情节丰满、语言生动吧?至少里面的人物应该有七情六欲、会哭会笑吧?至少要让读者觉得故事发生在现实中而不是异次元空间里吧?不然,侦探小说和数学应用题就没什么区别了。
当时有一位名叫E.C.本特利的记者兼作家,对于侦探小说脱离现实的状态十分不满。他是“布朗神父之父”G.K.切斯特顿的好朋友,却丝毫没有给这位首任侦探作家俱乐部的主席面子。
本特利不只一次地、公开地、面对面地指责切斯特顿:“你那个什么布朗神父简直就是胡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那样的案件,更不可能产生那样的逻辑推理。”
“我亲爱的老朋友,”切斯特顿总是不紧不慢地回应,“我只能把你的话理解为对于我的布朗神父的妒忌。”
“完全不是。我可以证明,现在的侦探小说是失败的产物。你们那些神探在现实中寸步难行。”本特利的回答斩钉截铁。
“好吧。我期待你的证明。”切斯特顿拿这个认真的好朋友无计可施。
本特利绝对是个有社会公德心的记者,他真的开始履行自己的承诺。他使用的方法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侦探小说证明侦探小说的无用。
1913年,他创作了一本名叫《特伦特最后一案》的侦探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本特利的记者(很有现实依据),善于推理,喜欢挖掘一切离奇事件。
某日,本特利参与到一桩凶杀案的报道中。他迅速赶到现场,调查取证,问讯相关的人,开始了严密的逻辑推理。几经周折,本特利终于将真相公之于众。他的推演非常缜密,又有必要的物证,一切看上去都毫无破绽,神探又一次大获全胜……
稍等……故事在转瞬间发生了逆转!侦探的“一举一动”完全没有失误,结论却距离事实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本特利“神探无用论”的依据——事实往往由一些随机的、意外的、无逻辑的行为决定的,因此侦探的推理在现实中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小说出版,引起轰动。读者第一次看到敢于向“短篇黄金时代”开炮的作品,而作品又恰恰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于是一时洛阳纸贵,《特伦特最后一案》成为了畅销书。
身为主席的G.K.切斯特顿哑口无言!
不过,切斯特顿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本特利取得了胜利。故事朝着本特利始料不及的方向发展下去。
本特利的本意是让读者明白侦探小说的“欺骗性”,就此远离这类作品;没想到,广大读者的理解力却“跑偏了”。大家惊讶地发现,侦探小说并没有因为短篇黄金时代的过度开采而枯竭。当篇幅由短变长之后(《特伦特最后一案》将近20万字),故事变得更加曲折,人物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