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靠着台上的老板喊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啊,庄先生!”庄先生这才停了这出,言归正传继续说道—“小公主前来长安难道只是为了和亲?在这中秋月圆之夜,难道并不知道皇帝和太后的心思?皇室中人的血统里有的是计谋和远虑,怎么会羊入虎穴,如此愚蠢?”我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她在民间深居简出这些年,做了些什么?这便是要扯到了另一个人身上—韩洛。”醒目一拍,在场的人都提了精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但凡有些年纪的,怎会不记得长安城的名门望族韩氏?三朝元老,这华夏的江山就有韩家的一半。当年长公主自缢后,韩洛不久也消失了,他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是十六年后,他真的只是只身前来?正如我的疑问一样,长安城内风起云涌,小公主经历的那场生死镇国塔之行暴露了他们的计划。

    韩氏剑法名震江湖,却因为韩洛的隐去而逐渐成了传说。十年前的一场江湖比武大家原以为韩洛会出招,但在场的人事后才反应过来,韩洛仅仅是当时围观的一个路人而已。六年前苏挥将军的苏氏旁支,在苏将军与长公主的忌日时,却遭到了灭门的惨剧,据说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韩洛以一敌百,却还是未能保住苏家后人,自己还险些送了命。这是一场早就设计好的预谋,这预谋背后的人是谁?自然是容不得苏家和韩家的人,韩洛能侥幸逃生,已经是万幸。

    这韩洛一直隐姓埋名,却是在等待一个人,这人自然不是旁人,正是苏家唯一的、最后的血脉—苏长安。那一舞自然不会让我们寻常百姓知道这个公主的归来,却让韩洛得知了。这些年来的他,暗中早已集中了自己的势力,为的是能为苏家报仇,所以他也就联系上了这位小公主。

    小公主的成年礼在镇国塔举行,这是华夏历年来的传统。这塔内真是生死攸关,扣人心弦,韩洛的身手自然是不用说的了,他早就潜伏在塔中,暗中保护着小公主。这小公主的身手自然也是上乘,对付塔内的区区几个影杀自然是不在话下。可是防不胜防的却是同去的一个女子,使了坏招,要戕害小公主。千钧一发之际,韩洛出手将那女子杀死,小公主还未明白过来,那女子已经暴毙,身边的埋伏却一时间全部出动,一场早有预谋的行动如网而至。韩洛带着小公主,九死一生从塔内逃出来,韩氏剑法再现江湖,为的是这个刚刚十六岁的小女子。

    日光之下所见的女子,是他一直等待的苏家血脉,也是华夏的血脉,一种情绪蔓延在心头,温柔感慨,不可言说。

    一场策反,迟了十六年。而小公主,会和韩洛一起报国仇家恨,还是跟着那楚国的皇子儿女情长,各位看官,且等下回分解!”

    众人听得正起劲,戛然而止叫人遗憾,庄先生作了个揖便退了下去,留下一屋子还在回味的人群。庄先生的话本子好就好在这里,总是能掌握好一个故事的节奏,并且迎合客人的口味。在来长安的路上,我听过不少段子。曾经去过一个茶楼,那说书的便是茶楼的老板,家中有钱的富二代。他说书只是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所以置客人的需求于不顾,每日讲一些阳春白雪只有自己听得懂的东西,于是客人一天比一天少。他却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如今客人们的口味世风日下,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偶尔遇到我这样的冤大头就要欷歔一番自己的委屈。

    我对这种生意惨淡心怀梦想的说书人虽无不屑却无法怜惜同情,客官的口味决定了一切,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不说些朝廷明令禁止的东西,多赚些银子不好吗?世间真正清高之人,不是曲高和寡,不是非主流,恰恰是能在主流中找到自我的人。

    抱月楼的成功之处是找到了一个好的说书先生和培养说书人的体制,最为成功的庄先生,就是能敏锐察觉到百姓需要什么的人,有银子的客官要什么,我擅长什么,两者结合,所向披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