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允许他们到税务总局的其他处室串门;外地的税务干部回去之后,也不允许向他们的领导汇报在筹备组工作的事;对家人只能说是业务培训,不能说出有关潮汕的只字片语。为了保密,筹备组三易办公地点。他们最先住的是一家部队招待所,但因房间有限,很快挪到了铁道大厦。因为那里人来人往,客源复杂,最后又转到保密性强的京西宾馆。

    对于当时的保密一事,筹备组的吴频还记得清清楚楚。她说:“我们到北京后,马森司长首先向我们宣布了四条工作纪律。这四条纪律中,有三条说的是保密,一条是安全。第一条,筹备组的工作对税务总局负责,班子成员不得对原工作单位及外界泄露任何工作情况,给家属打电话也只能报报平安,不得谈工作上的任何情况;第二条,对总局与此事无关的同志也不能泄露其工作情况;第三条,班子各成员之间不得打听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第四条,大家要患难与共,团结互助,注意安全。天哪!我们是地下工作者还是特务?这感觉太新鲜也令人有点惶恐,像是电影、小说中的情节。真不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更要命的是,还不知道怎么向单位领导去说。”

    尽管这样,潮汕人对中央的这一行动还是有所风闻。据说,潮汕那边专门派人到北京打探消息。

    一次,韩秋回到办公室,电话响了。她拿起电话,对方说:“处长,你们怎么还不下来啊?”韩秋当时一惊,她忙问:“你是谁?”那人说:“我是广东的一个举报人。”韩秋忙打马虎眼说:“你让我去干什么?”那人说:“你们不是要马上组织工作组下来吗?你赶快来,现在我们这里人人都在做假账,你们再不来就查不出来了。”韩秋听着对方说得也很诚恳,也像是检举人,但她不敢露出丁点儿口风,她只得在电话里装糊涂,说:“我早就不管这个事了,去干什么啊。我也没听说总局要派什么工作组下去,没有这事儿。”

    韩秋将以上情况向吕华一说,吕华认为必须立即了解潮汕当下的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怎么个去法呢?吕华要马森拿出办法。马森思忖着,认为明着去,会暴露自己的意图;暗着去,就摸不来情况。最后想出一个“半明半暗”的办法,即让地方的国税局稽查人员以“协查”的名义去。这样,既能摸到情况,又不会暴露目标。于是,马森便派人在浙江找了两个稽查干部,叫他们到潮汕以协查的名义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两个稽查人员带着特殊的任务去了潮汕。

    他们到潮汕后发现,这里的税务干部都忙忙碌碌,不是接待企业的人就是忙着打电话。在一家税务所,他们看到一位老板对税务干部说:“……这个账还得你们去把把关,我们的会计是‘二把刀’。”在另一家税务所,所长正在给企业通电话:“30台太少了,你的货可是上千万呢……”

    “30台”什么呢?八成是加工设备。这两个曾经来过潮汕的税务干部已经清晰地感觉到,这里的税务机关正在与不法企业勾结,共同对付即将到来的检查。

    四五天后,两位稽查人员向马森作了汇报。马森感觉到事态的严重。马森认为,如果部署不当,这次打骗就会受挫。

    这次行动从哪里下手,是筹备组需要拟订的核心机密之一。

    靶子找错了,即使打得再准,也是徒劳。潮汕地区是全国骗税的重灾区,这是无疑的,可是潮汕地区有十几个市县区,选择哪儿作为重点检查的对象?

    围绕着确定打击目标和制订打骗方案两项主要内容,筹备小组立即行动起来。税务总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司向除广东省以外的35个省市国税局发了文件,要求各地立即上报从潮汕地区购进货物、办理申报退税的往来信息。待各地电子信息报来,筹备组立即进行技术处理分析,然后汇总。这是一个纯粹数字化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