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文学的读者一定都知道,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先生曾写过一部名著——《子夜》这部宏篇巨著以戏剧化的手段生动地再现了193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众生百态。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颇耐人寻味:
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由于背后有美国、日本金融资本家的撑腰,在证券所神通广大,乱放空气,与军界政界勾结,欺行霸市,在公债投机中无往而不利,甚至逼迫上海滩有名的实业家吴荪甫与他勾结一气,共同进行公债投资。由于二人实力强大,再加上赵伯韬在公债上一路顺风,因而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大家都随他的行动而动,认为跟着他走准会发财。谁料赵伯韬明做多头而暗做空头,趁着公债库券的狂跌大捞一笔后扬长而去,弄得大批追随他的人倾家荡产,乡绅冯云卿就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当然,赵伯韬之流任意践踏证券交易法,任意操纵公债市场的行为,会成为千夫所指。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因素排除,那么也不得不承认,赵伯韬所做的空头,在股票投资中理应属于合法手段。
所谓空头,也称抛空。它是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投资者预计股票价格将要下跌,向他人借股票卖出,待日后股票价格真的下跌时,再以比卖出价低的价格买进来还给他人,自己从中获得差价收益。有些国家规定,只准在股价上升时才能做空头交易,以防止投机者们火上加油,从中牟利。我国目前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
与空头相反的交易行为称为多头,它是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将上升时,买进股票,待股票价格在日后真的上升了,再以比买进价高的价格卖出,自己从中获得差价收益。又称买空。
“多头”和“空头”在股市中立场是绝对对立的。做“多头”的希望涨价,做“空头”的希望跌价。如果做多失的人较多,实力较强,就发生求多于供的现象,这时股票涨价,多头赚得利益;如果做空头的人较多,实力很大,就发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时股价下跌,空头赚得利益。
但是在这里,笔者却要教你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就是涨价的时候做“空头”,跌价的时候敗“多头”。因为,股市有一条常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规律,那就是:“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价就下跌,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上升。”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股市刚刚进入回升期时,市场成交量相对较少,大多数投资者不敢贸然入市,只有有眼光的投资者才敢在这时入市购买,并且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较高的股票。当入市的股票投资人逐渐增多,交易量开始加大时,股票价格这时也因供求关系趋于紧张而逐渐上升,并且逐步远远超过它的实际价值。而市场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并不更多地考虑一些问题,如该股价是否真实地反映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真实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因素等等。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会上升”的道理。
但是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当市场上99%的人都在争相购买股票时,也就意味着社会上已没有更多的游资进入股票市场了。于是,股票市场开始变薄,购买量逐渐减小,价格上升的速度开始转缓。有一部分投资者开始考虑一些实际的问题了。经过冷静的分析,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该股票价格大大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而且他们从市场的成交量中也分析出市场正在变薄,已经没有很大上升的力量了。那为什么不趁高价抛售呢?于是他们开始不声不响地卖出手持的股票。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了这一蛛丝马迹之后,立刻把它看成是市场的抛售信号,也跟着立即抛售,这时,“从众心埋”又开始起作用,市场会一传十,十传百地迅速将这个信号通过各种途径通知给投资者,人们会纷纷出来抛售。一旦形成大量抛售时,股票价格将会迅速下滑,而这时如果有任何不利的消息出来,都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