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

    “第二,当年诸吕作乱,功臣集团把持朝政的时候,陛下就敢坐上六匹马拉的车子,从代国来到吉凶莫测的长安。这种胆识和魄力,即使是不惧蛟龙兕虎的孟贲、一吼能震慑三军的夏育都比不上。

    “第三,当年陛下在代国驻长安办事处(代邸)三次向西、两次向南推辞帝位。要知道,先贤许由当年也只推让过一回,而您推辞了五次,超过了许由四次。况且陛下流放淮南王,只是希望他能在经历挫折后幡然悔悟,而他病死都是跟随人员处置不当造成的。”

    刘恒听后内心稍稍平静,袁盎其实是给刘恒编造了一套推卸责任的借口,刘恒成功寻得了心理安慰。袁盎的这番话可以说确实是在迎合君王,然而杀死刘长的做法本身没错。刘长该不该被治罪?该。所以袁盎为刘恒开脱,实质上是出于善意。

    刘恒又问袁盎接下来该如何处理这件事,袁盎说:“只能杀掉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来向天下谢罪,同时就看皇上您打算如何处理淮南王的三个儿子了。”

    潜台词是:“陛下您早把责任撇清了,该收拾谁您不早就安排好了吗?完了您再把刘长的家属安抚一下不就得了。”

    然而刘恒最终没敢动张苍、冯敬。这二人位居三公,背景非凡,有才识有能力,刘恒才不会傻到牺牲手下的人才给刘长陪葬呢。

    他让张苍、冯敬调查刘长流放途中各县官员,把那些不给刘长饭吃、不给他开封条透气的人全杀了,并以列侯的规格安葬了刘长,又安排了三十户人家给他守坟;又把淮南国收为汉郡,诸侯王国由十二个变成十一个——长沙国、城阳国、河间国、淮阳国、楚国、代国、梁国、吴国、齐国、燕国、赵国。淮南王谋反一案,到此才算完结。

    谁该为刘长的死负责?毫无疑问,第一凶手是那些不让刘长出来透气的官吏们,但他们不过是一些小角色罢了,幕后黑手则是上文分析过的刘恒。

    回顾刘恒在刘长谋反前后的态度,一开始叫“欲擒故纵”,不论是纵容他僭越礼法,还是不惩治他随意杀死了审食其,目的都是在公众面前放大刘长的不良形象。同时,刘恒从一开始就将自己树立成一个宽容的君王,来撇清自己的嫌疑。

    再到后来,群臣力求严惩刘长,刘恒却装模作样、推推让让,目的是为了将责任转嫁给群臣。

    最后刘恒和袁盎在刘长自杀前后的两番对话,表明刘恒就是成心打算让刘长死在流放的路上。这种方法一劳永逸,既解决了刘长这个大威胁,又有了自己不在场的证据。刘恒成功地“借刀杀人”,这样的安排实在是需要极高的政治手段。

    然而刘恒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地杀死刘长呢?除了刘恒要推行新政、解决王国问题以外,刘长的跋扈无礼也是一个因素。但最主要的则是,刘长的存在始终都威胁着皇位的稳固。所以说,权力就是鸦片,一旦上瘾,想脱离都不行。刘恒虽是所谓的一代明君,但也避免不了染上权力的毒。这毒可以令人罔顾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留下的只是对权力的痴迷,对欲望的执着。

    至于刘长,不过是个打小就被人有意娇惯、放纵的孩子罢了。因为他年龄小,由吕后养大,且哥哥当了皇帝,这三点决定了他待宰的命运,这是古代的政治斗争所衍生出的悲剧。我们应该对刘长多一点同情,虽然他的命运悲剧并不能掩盖他举止荒唐、随意杀人的事实。

    文帝前元八年(公元前172年),刘恒封淮南王刘长的四个只有七八岁的儿子为列侯。其中刘安为阜陵侯、刘勃为安阳侯、刘赐为阳周侯、刘良为东成侯,算是完成了袁盎的两项建议。

    刘恒对刘长四子的封赏,不但掩饰了他的罪行,还再一次践行了“阳予阴夺”的策略——关东诸侯王的土地上又多出了四个国家。

    文帝十二年(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