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第二幅开始,就是图文结合的形式了。当年雕绘这些图画的能工巧匠还是考虑到不是谁都有包爷那智商的,既然有了图,像我这种普通智商的人也就可以看得出大概了。我自打会写作文开始,我的看图作文从来都是满分,足以证明我的看图理解能力是很强的。再加上包爷在一旁时不时地讲解一句半句的,那石壁画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都了然于胸了。

    接下来的内容基本可以用“匈奴大事记”这几个字加以概括。石壁上呈现出很多个历史场景,有一幅场景绘图被分成了两个部分,用这图参照着包爷对一侧文字的解释,可以得知第一部分绘述的是刘邦被冒顿大单于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的景象。彼时刘邦那边的状况已经是人萎马衰,冒顿单于随时可以取刘邦的性命。但冒顿单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大度地与刘邦订结了兄弟盟约,约定双方友好往来,互不攻伐,冒顿单于当即就把已经饿了半死的刘邦放下了山。而紧接着的第二部分则说刘邦屡次违背兄弟盟约,屡次攻扰匈奴大军,匈奴王的密咒也就此形成,一切都因为刘邦违背了在白登山订立的盟约而起。

    我们每个人都被这些石壁画的内容吸引着,就像小时候放学后赖在校门口的小书摊前,从一侧的小人书翻到另一侧的童话故事。继续边走边往下看,再往下的那幅讲的就是匈奴与霍去病一战,使得匈奴伤亡惨重,濒临亡种灭族之际,大单于决定用天脐对霍去病所率的大军进行施威,最终得以借天脐之力将霍去病逼退,这才得以保下残存的势力。

    再接下来的几幅概括性地讲了一下匈奴用天脐称雄欧洲的胜景,具体的过程基本上没有提及。之后便是展示天脐遗失后几经辗转,最终被封存的过程。至于天脐具体封存的位置,画面和文字中都没有体现。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看到了最后一幅画,接下来的石壁上也没有了亮光,这些亮光应该是来自雕绘壁画时所做的特殊处理。

    最后一幅和第一幅一样都没有图画,只是简简单单地雕着几个字符,包爷在上面看了看,并没有马上解释那几个字符的意思。“花瓶”以为他这是在卖关子,急切地催促道:“快说呀,快说写的是不是那东西的藏身之处。”

    包爷轻缓地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它是活的,它仍活着。”

    听到这样的解释,大家都感到颇为不解。可是没等我们商议下一步的动向,甚至没等我们来得及对包爷这句解释提出疑问,抑或是发表评论和猜测,郑纲就把手搭在唇边紧张地“嘘”了一声,紧接着又伸出手指朝着前面的大片黑暗中指了一下。我刚刚从白骨火马带来的紧张状态中稍微放松一些,被他这么一嘘,心脏的跳动又加快了。我伸手把“花瓶”拉到了我身后,睁大眼睛仔细看着、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可过了一会儿后,我什么异样的景象也没看见,什么不妥的声音也没听见。我正要开口问郑纲究竟怎么回事,却被他再一次把手指搭在唇边的“嘘”给制止了。

    我和其他几人面面相觑,最后一致带着不解的目光看向了郑纲,显然除了郑纲外,谁都没有觉察到任何的异常,包括包爷。如果只是我、“花瓶”、欧阳三个人没有发现问题,还可以理解成我们向来反应迟钝,但这次连包爷都在一脸不解地跟我们面面相觑。我正要质疑郑纲是不是神经质了,只见他脸上的神色更加紧张了起来,甚至还看见他的耳朵稍微动了一动,像是在努力探听着什么。几秒钟之后,我隐约听见了杂乱的脚步声正朝着我们这边越来越近。片刻之后,“花瓶”就指着前面的黑暗处,嘴里连连低呼:“狼、狼,狼兵……”我能感受到她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我朝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几十匹“犬类”正朝着我们这边缓步靠近。之所以称之为“犬类”,而没有直接称之为“狼”或者“狗”,是因为我一时半会儿确实没办法把它们分辨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