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之实。他还能代表政府吗?他代表的是他自己,还有公孙家族的利益。
政府控制为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天高皇帝远,没人来管;坏处也很明显,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第二,经济上,辽东在当时仍属不发达地区。尽管经过了两汉数百年的开发,但辽东的经济发展依旧十分缓慢,富庶发达程度远不及中原地区。想要割据,就要养兵;想要养兵,就要有钱。可公孙度没钱。
第三,文化上,辽东是“德外未开化”之地。去辽东的都是些什么人?一是打仗去的,军人;二是发配去的,犯人;三是逃亡避难去的,鸟人。
第四,成分上,辽东的成分太复杂了。辽东的西北盘踞着乌桓各部,时不时就会南下打打秋风,东面玄菟郡内外是新近形成的高句丽民族,北面的鲜卑也在迅速崛起,汉人虽然占据着最为富饶的辽河流域,但却被各族势力分割包围,处境并不太妙。
不论是谁来当辽东的长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乱。
怎么办?
甩起膀子干!小心翼翼干。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公孙度开始大刀阔斧的整顿辽东。他的措施,概括起来说,就是:对内,安顿百姓、发展经济、招揽人才、积蓄力量;对外,利用公孙瓒、西击乌桓、东伐高句丽、扩大海上影响。
这两方面的举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利用好公孙瓒这个天然良“托”,为辽东争取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外部环境。尽管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公孙度是否主动派人交好公孙瓒,但是从这两股相邻势力十几年间没有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事实看,作为弱势一方的公孙度肯定做过外交上的努力。而公孙瓒也没把小小的辽东放在眼里,忙着平定各地叛乱,与刘虞、袁绍等人干架,基本无暇东顾。有这样一支极富“侵略性”的势力在西面“保驾护航”,辽东便十分幸运的在汉末战乱中躲过一劫。
有公孙瓒当屏障,公孙度便能够游刃有余的施展自己的“治辽大计”。那么,公孙度的“治辽大计”,是想以辽东为根据地,逐步增强实力进而西进争霸天下吗?几百年后的鲜卑慕容氏走得就是立足辽东、走向天下的道路。
身逢乱世,争霸之心人皆有之,有像袁术那样不自量力的人,当然也有像公孙度这样头脑清醒、量力而为的人。公孙度深知,仅凭辽东本身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中原诸侯争夺天下,就连辽东本身都还是一个烂摊子,谈何争夺天下?他更清楚,自己的才能,充其量只能当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这一点比他的孙子强多了)。
因此,公孙度给自己的定位很低,他所能够做的,首先是保境安民,其次才是需图发展。
攘外必先安内。
公孙度到任后,很快就发现地方工作并不好做:辽东地处边陲,民风彪悍,不服管教,地方势力庞大,地方各级官员基本只是一个摆设。尤其是当地的高门望族,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我们知道,地方上的人对付新到任的官员一般有两招,先是投其所好,用各种办法收买;收买不成,便设套子使绊子给冷脸,直到把你弄得没脾气为止。公孙度可不是这么容易收买的,他自己就是辽东本地人,在家门口要是干不好的话,那丢得可是祖上三代的脸。乱世用重典,公孙度也不例外,他决定好好收拾收拾那些不知轻重的人。
公孙度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一支靠得住的队伍,在官府里安插亲信、排除异己;然后严刑峻法,全力打击豪强势力,雷厉风行得处死了辽东阳国都尉公孙昭和当地不法望族田昭,让那些地头蛇们尝到了自己的厉害,一举树立了自己在辽东的威信,也让老百姓们觉得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扫除了施政障碍后,公孙度处理了一大批积压下来的政务,使辽东全境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