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子与几位大臣刚出东宫大门。负责管理府库的少府监官吏就急急来报:“启奏太子:前朝放在晋阳宫里的一批丝绸,按殿下吩咐,已搬运到了长安。这几天检视其中的丝绸陈旧,快要腐烂了。请教于殿下当如何处置?”

    “哎呀!——那是好多年前从江南进贡给隋帝的贡品,老臣自打走出晋阳宫,就把这事给搞忘了。幸亏太子殿下还记得。”裴寂不明白大郎突然搬运这批丝绸有何用意,连忙诚恐诚惶地解释。

    “走,去看看!”李建成微笑着,招呼裴寂、陈叔达等几个官员一同前往。

    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在府库里,李建成看到这批刚刚搬运来的丝绸。颜色确实太陈旧了,但质地精美华丽。李建成随意用手捻了捻,发现有的丝绸还能用。便吩咐少府监的管事:“你们把这些丝绸分拣出来,将未腐烂的,还能用的丝绸,重新染色,卖给突厥人,换回马匹和牛羊。据孤所知,一匹丝绸可换五匹良马,一匹马可以换三头牛,也可以换十六只羊。”

    裴寂、陈叔达等人没有想到地位如此尊贵的太子李建成,居然对长安市面上的行情了如指掌。连连叹服太子殿下的经国理家的才能。

    “这些丝绸一经染色,肯定好卖。但这批陈旧的丝绸不经用啊。突厥人会找我们算帐的啊!”少府监的管事面有难色地说。

    李建成胸有成竹地说:“不要紧!突厥人经常来侵犯和掠夺我们,下一步我们就要反击他们的。现在就先给点苦头他们尝尝吧!”

    李建成真是天才的运筹学家。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陈旧的丝绸与突厥换回了大批的马匹和牛羊。大郎再把牛给农民和富商,从农民和富商那里换来粮食。农民有了牛之后,就可以更多地开垦土地种粮食。李建成又把一只只的羊作为征调民工的报酬,让民工赶着马车,把筹集到的粮草物质用马匹运到了前线。李建成和朝中大臣们费尽心力,确保了五十万大军在围攻洛阳战役中的需要。一批批粮食、马匹、草料等物质源源不断运向洛阳。将士们有吃有穿,又有朝庭的赏赐,军心稳定,士气很高。李世民令围城士兵挖沟筑墙为垒,步步围逼洛阳城。

    与唐军充足的物质和高昂的士气相比,洛阳城内,苦不堪言。自失去虎牢的粮草补给后,城中缺食,粮价大涨。一匹绢才换得三升粮,十匹布才换得一升盐,服饰、珍宝、器玩等价格贱得如同泥土草芥。老百姓把城中的草根、树叶、树皮都吃光了,只好把泥土投在水中,汰尽沙石,将上面的浮泥同米屑和在一起,作成饼子充饥。吃完后,拉不出屎,四体浮肿,不久即痛苦死去。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死尸相连于道。当初隋皇泰主侗把百姓迁入宫城时,有人口三万家,到现在剩下的连三千家也不到。纵然贵为公卿,连麦屑粗糠也不多。郑国的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得亲自去肩挑背扛找柴草寻食物,大都饿死。洛阳城内,民心不稳,士气低落。

    王世充虽然守住了洛阳,但粮食储备越见紧张,将士居民人数相互争夺,不久便粮食耗尽,草根树皮都吃光了。郑军屡次出战又遭败绩,陷入战既不得,守亦难久的绝境。王世充无奈之下只得向宿敌窦建德求援。夏王窦建德仁慈爱士,宽厚待民,极得臣民爱戴。他素来鄙视王世充的贪婪、奸诈和残暴不仁。不过他也认识到:群雄虽多,有实力的只有长安李渊、洛阳王世充和自己三人而已,恰成三足鼎立之势,如果王世充被李世民消灭,力量的平衡便会被打破,况且李世民吞并了王世充的郑国后,实力会大增,下一步自然就是要吞并自己了。夏王窦建德虽然没受过什么文化教育,但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懂的,不管这“唇”和“齿”是朋友还是宿敌,总归是要相互依存的。夏王窦建德率四十万精锐之师,一路攻城夺地,斩关杀将,赶来救援王世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