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封封加急奏折,如片片雪花飞来。

    洛阳紧急催款催粮的奏章,催老了岁月,催到了武德四年五月。一批又一批的军需粮草,把五十万大军围困洛阳的战事,推到了关键时刻!

    秦王兵困洛阳已半年之久了。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器械,消耗极大。盘据在洛阳的王世充,算计得一点也不错:唐军五十万人马的粮草供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日时拖久,唐军越来越被动!李世民焦急万分!他不断地发来雪片似的紧急文书,催要军粮、武器等物质,还要招兵买马组建后援部队等等。

    唐朝建立不久,由于连年的战争,加上蟥灾水灾,人民的生活十分的艰难。粮食、布匹等物质十分的缺乏。李渊召来裴寂、陈叔达、刘政会、唐俭等人,说:“朕连日来非常操劳,国事烦杂。秦王在前线催要粮草之事,你们去找太子吧!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太子李建成刚从边境奉旨返京,协助父皇处理国政。裴寂、陈叔达等人奉旨前去东宫找太子李建成商议。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帝李渊确实非常依重长子李建成。李家是豪门世家,从小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文化、武术等教育。除了教他们儒家文化以外,还传授行军布阵,兵书战策等知识。使他们自小就有了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气!李建成果然不负期望。建唐前的定西河、取霍邑、围河东、屯永丰、守潼关、克长安全部的军事活动,建成都是直接参与者和指挥者。定都长安后,太子李建成的主要职责是帮助父皇处理朝庭日常的军政事务。李建成的性格很象皇帝李渊,宽容、仁慈,顾全大局。

    裴寂、陈叔达、刘政会、唐俭等人在东宫外重明门下马,步人东宫;由东宫卫土组成的“挟门队”分列两旁,气象森严。过了重明门就是显德门,门内是东宫的正殿显德殿,接着是崇教、丽正、光天和承恩等宫殿,两侧还有宜春院、崇文馆、集贤馆及其他一些殿堂楼阁。显德殿是太子李建成接见文武百官和监国问政的地方。裴寂、陈叔达、刘政会、唐俭等人到了东宫显德殿前。“参见太子!”

    “哦!快快有请。各位辛苦了!”李建成微笑着,很客气地上前,边说边扶起裴寂、陈叔达等人。李建成待人总是热情礼貌,平易近人。不仅是朝中大臣,就是在战场指挥千军万马,他都是一副儒家风范。沉稳、宽厚,处事不惊!李建成对人微笑的时候真诚而又美丽;他又是深沉的。

    裴寂为文臣之首,他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启禀太子殿下,秦王接连从洛阳发来急报,催要粮草……臣等这半年多为筹备和供济洛阳庞大的军需,各种法儿都想到都用尽了。可现在……臣下愚钝,实在是想不到办法了,皇上深知您一定有能力解决,故而派我们来您这里了。”

    太子笑了笑,对裴寂、陈叔达、刘政会、唐俭等人道:“各位大臣操劳国事,不胜辛苦!孤非常清楚,战争表面上看来是人与人的血与火的拼杀。其实,战争拼打的就是物质和财富。洛阳困城日久,军需巨大,而春种夏收,需要时间。国库储存有限,民间征收强取也有穷尽之时,搞不好又激起民变……孤已知二郎军需告急,已有盘算了。走,我们到户部去看看——”

    太子和颜悦色,与人谈话,使人如坐春风之中。裴寂、陈叔达、刘政会、唐俭等人甚是欣慰。李建成在枪林弹雨中指挥过千军万马浴血奋战。他非常懂得粮草和后援供给的重要性!为了保障二弟李世民他们前线将士的粮草供应和补充后援军队,李建成不辞辛劳。几多困苦,几多奔波!李世民在前线的每一次胜利,都有李建成背后默无声息的、强而有力的支持!李建成更明白:要解决军粮和布匹等物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稳定民心,恢复生产,促进农耕、商市、税赋。为此,李建成提出了许多“还富于民”的办法,得到父皇李渊的赞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